遇到某一件事,記得以前也曾發生過,記得魯迅先生對此說過話,就懷念起魯迅先生來。這樣的情形,在我是常有的。
舉個例子。近幾年來,中學生的語文程度差,使許多人感到憂慮。有人說,中學生的語文程度之所以差,是由於不讀或者少讀古文。他們還把魯迅先生拉來作證,說魯迅先生的文章寫得那麽好,不是由於他古文底子厚嗎?被他們拉來作證的人還不少,其中也有我。我讀過古文,教過古文,都不能抵賴,若說寫文字,那麽我為了擺脫古文的影響花過多少力氣,可真沒法細說。這種“要做好白話須讀好古文”的論點,其實早已有過,並不是什麽新創造。我想起魯迅先生曾經批駁過這種論點,就請人幫我翻檢出來,原來在《寫在〈墳〉後麵》裏。魯迅先生是這樣說的:
新近看見一種上海出版的期刊,也說起要做好白話須讀好古文,而舉例為證的人名中,其一卻是我。這實在使我打了一個寒噤。別人我不論,若是自己,則曾經看過許多舊書,是的確的,為了教書,至今也還在看。因此耳濡目染,影響到所做的白話上,常不免流露出它的字句、體格來。但自己卻正苦於背了這些古老的鬼魂,擺脫不開,時常感到一種使人氣悶的沉重。
這裏所說的“字句”和“體格”是指文字形式,“古老的鬼魂”是指思想內容。主張中學生讀古文的人當然都會說:讀古文是讓學生效學古人的章法和詞藻,並不要學生承受古人的思想。可是形式和內容怎麽能截然分開呢?如果在效學形式的同時,把內容也一股腦兒承受下來了——讓那些“古老的鬼魂”壓在肩膀上還不覺得氣悶的沉重,想不到有挺一挺脊梁擺脫它的必要,這不是更糟糕嗎?
就是形式,魯迅先生也不主張向古文學習。在同一篇文章裏,他說:“以文字論,就不必更在舊書裏討生活,卻將活人的唇舌作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語言,更加有生氣。”他認為自己的文章還須要改革。他說:“我以為我倘十分努力,大概也還能夠博采口語,來改革我的文章。但因為懶而且忙,至今沒有做。我常疑心這和讀了古書很有些關係,因為我覺得古人寫在書上的可惡思想,我的心裏也常有,能否忽而奮勉,是毫無把握的。我常常詛咒我的這思想,也希望不再見於後來的青年。”魯迅先生又這樣不留情麵地解剖自己,因為看到了自己的弱點而殷切地寄希望於青年。這種誠懇的態度實在使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