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研究曆史的人說我國的傳統政治是“中國式的民主”,他們的論據是:我國的傳統,政府中的官吏完全來自民間,既經過公開的考試,又把額數分配到全國各地,並且按一定年月,使新分子陸續參加進來,由此可見我國政府早已全部由民眾組成了。
“民主”這個詞兒來自西方,不是我國所固有,咱們也不必考據這個詞兒的語源,大家心目中自然有個大致共通的概念。總之,咱們決不把通過考試的辦法選出一批人來做官叫作民主,就像咱們決不把一家老板店,因為他選用了張三李四等人做夥計,就認它是公司組織。在傳統政治上,做官隻是當夥計。夥計之上有個老板在,就是皇帝。漢唐盛世也罷,叔季衰世也罷,皇帝總是“家天下”的。他行仁政,無非像聰明的畜牧家一樣,給牛羊吃得好些,好多擠些奶汁。他行暴政,也隻是像敗家子的行徑,隻顧一時的縱欲快意,不惜把自己的家業盡量糟蹋,結果至於家破人亡。皇帝而能“公天下”,站在民眾的立場,為民眾的全體利益著想,那是不能想象的事。如今咱們心目中的民主卻是真正的“公天下”,全體民眾個個是老板,成個公司組織,決不要一個人當老板,由一批夥計來幫他開店。那些研究曆史的人也知道,要是把我國的傳統政治認為咱們心目中的民主,那未免歪曲得過了分,自己也不好意思,因此隻得勉勉強強加上“中國式的”四個字,以便含混過去。至於他們為什麽要這麽說,說得委婉些,可以借用《莊子》裏所說的,“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說得直捷些,就是他們想做官,為了想做官,寧可違犯幾個月以前發布的《審查圖書雜誌條例》中“不得歪曲曆史事實”的條款。
放過那些研究曆史的人不談,且來談談做官。自古以來,做官好像是知識分子的專業,固然很有些官兒並不是知識分子出身,但是知識分子的共同目標就是做官卻是事實。換句話說,就是要找個老板,當他的夥計,幫他的忙。“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你看他找老板的心情何等迫切。像孔子那樣的人物,雖然時代不同,不會有現代人心目中的民主觀念,可是由於他的仁心,不能不說他心在斯民。然而他如果真個找到了個信用他的老板,就不能不處於夥計的地位,為老板的利益打算,至少不得損害老板的利益。而那老板的利益與民眾的利益是先天矛盾的,那老板是以侵害民眾的利益為利益的。所以“致君堯舜上”隻成為自來抱著好心腸的知識分子的夢想。堯舜當時是否顧到民眾的全體利益,史無明文。咱們隻知道一般曆史家的看法,堯舜而後再沒有比得上堯舜的皇帝。夢想不得實現,於是來了“不遇”的歎息,來了“用舍行藏”的人生哲學。這是說,沒有老板用我,我找不到個合式的老板,我就不預備當夥計就是了。那當然與老板毫無關係,他隻是我行我素,照樣以侵害民眾的利益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