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首先主張《禮魂》為送神曲,後來王邦采、王闓運、梁啟超等皆讚成之。近人鄭振鐸、孫作雲、丁山諸先生又以《東皇太一》為迎神曲。這一來,十一篇除去首尾二篇,餘下九篇,篇目與篇名的數字合了,於是九歌之所以稱為《九歌》,他們說是得到了解釋。但有人以為這說法太巧,不敢置信,依然傾向九為虛數的解釋,那未免太拘泥了。然而這拘泥也許是有點道理的。因為專憑一個數字的吻合來斷定《東皇太一》《禮魂》為迎送神曲,這種說法確乎是太重視形式,而且把問題看得太簡單了。其實十一篇中的二篇(《東皇太一》《禮魂》)自有其本然的和內在獨立性;這獨立性並不因中間是否恰恰九篇而動搖。換言之,假如中段是八篇或十篇,那首尾兩篇依然應當是迎送神曲。
迎神送神本是祭歌的傳統形式,沈約說得最透徹:
宋及東晉,太祝惟送神而不迎神。近議者或雲:“廟以居神,恒如在也,不應有迎送之事。”意以為並乖其衷。立廟居靈,四時致享,以申孝思之情。夫神升降無常,何必恒安處所?故《祭義》雲:“樂以迎來,哀以送往。”鄭注雲:“迎來而樂,樂親之來,送往而哀,哀親之往,其享否不可知也。”《尚書》曰:“祖考來格。”《詩》雲:“神保?歸。”注曰:“歸於天地也。”此並言神有去來,則有送迎明矣。即周“肆夏”之名,備迎送之樂。古以屍象神,故《儀禮》祝有迎屍送屍。近代雖無屍,豈可闕迎送之禮?又傅玄有迎神送神哥(歌)辭,明江左不迎,非舊典也。(《宋書·樂誌一》)
《東皇太一》《禮魂》中迎送的口氣,原文已表現得相當顯著。再看兩漢以來繼承《九歌》係統的祭歌,便更明白。漢《郊祀歌》是仿《九歌》而作的,《練時日》與《赤蛟》相當於《東皇太一》與《禮魂》,其間迎送的口氣至少是依然保存著,假如沒有加強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