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唐詩寫意

出塞

字體:16+-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①龍城②飛將③在,不教胡馬度陰山④。

①但使:隻要。

②龍城:唐時的盧龍城,漢代李廣曾在此練兵。

③飛將:指李廣,匈奴畏懼他的神勇,稱他為“飛將軍”。

④陰山:昆侖山的北支,是我國北方的屏障。

【導讀】

蒼涼的邊塞景象讓詩人觸景生情,詩中描寫了連年征戰給人民帶來的痛苦,表達了詩人期待有良將實現安邦守土的願望。

王昌齡(698—757),字少伯,京兆長安(今西安)人。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後擔任博學宏詞、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詩擅長七絕,能以精練的語言表現豐富的情致,意味渾厚深長。其邊塞詩很著名。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

塞外的夜晚總是這樣寂靜又蒼涼!一輪孤月懸掛在深藍的夜空,依然是秦時的容顏,卻見過太多人事的凋零,與歲月的輪轉。夜涼如水,月亮靜靜地凝望這座漢時的關隘,遠隔著時空,彼此交換無語的問候。

有多少好男兒作別遠方的親人,奔赴前方的沙場。多少年後,他們的戰馬似乎還未走遠,他們樅金伐鼓的聲音猶在耳畔,卻再也聽不到他們歸來的步履,隻留下浩**長風,日夜不歇地吹拂著枯榮的草木,一年,複一年。

想想真是莫名的惆悵!一將難尋,良駒難覓。想當年,那位讓匈奴聞風喪膽的漢將軍李廣,披堅執銳,萬夫莫擋,是何等的驍勇善戰,若他仍在人世,西域邊疆又怎會戰事不絕?匈奴的戰馬又怎敢恣意地踏過陰山?

塞外的月亮,是曆史留下的傷疤,掛在回憶裏,隱隱生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