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績
東皋①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④。
①東皋:詩人隱居的地方。
②徙倚:徘徊,來回地走。
③犢:小牛,這裏指牛群。
④采薇:相傳周武王滅商後,伯夷、叔齊不願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最後餓死。此處代指隱居生活。
【導讀】
此詩描寫了隱居之地的清幽秋景,詩風疏樸自然,於平淡中表現出詩人“相顧無相識”的抑鬱苦悶心情。
王績(約589—644),字無功,古絳州龍門縣(今山西河津)人。性簡傲,嗜酒,不樂在朝,後數次授官又屢次棄官罷歸,躬耕東皋(今宿州五柳風景區),自號“東皋子”。
傍晚的東皋,流動的暮靄在織一個迷離的夢。詩人出了村莊,擇一條茅草紛披的小路,走向屋後的山野。山坳裏,炊煙嫋嫋,幾隻暮鴉撲棱棱地穿過林梢,向遠處的山巒飛去。站在山坡上遊目四望,詩人一時竟不知向何方逡巡。
一棵楓樹,驀然在詩人眼前燃燒成一束巨大的火把,沒有人知道秋天的調色盤裏,有一種叫秋霜的顏料,何時調製出了炫目的紅。每一棵樹都被它熱烈地點燃,釋放出一生最豐富的深情。一輪西下的秋陽,把烤得通紅的臉貼在幾枝樹杈間,餘暉斜照下來,整座山林籠上了溫馨的柔黃。
山徑上忽然傳來此起彼伏的牛哞聲,一個手執長鞭的牧人,趕著一群牛慢悠悠地走來。牛們仰頭看著山腳下熟悉的炊煙,悠閑地甩著尾巴。一匹馬從前方“嘚嘚”地疾馳而來,身背箭袋的獵人伏在馬背上,與詩人擦身而過,馬鞍兩旁的獵物,讓他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
牧民和獵人在微塵中走遠,詩人久久佇望著他們疲憊又陌生的背影,內心湧動著親切的潮水。他想起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的伯夷和叔齊,忽然想放聲長嘯,卻隻發出一聲惆悵的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