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②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③。
①蘄水:縣名,今湖北浠水縣。
②子規:鳥名,又叫杜鵑、布穀等。
③唱黃雞:因黃雞可以報曉,表示時光的流逝。
【導讀】
此詞描寫雨中的南方初春,表達作者雖處困境而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洋溢著一種向上的人生態度。
三月的春光,在清泉寺吹響了一曲輕快的短笛。
一條清澈的山溪,從高山上一路歡唱著,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山下,忽然就變作嫻靜的二八佳人,匯成了一條碧綠的水帶,端莊地從寺前流過。一叢又一叢剛剛長出柔嫩小嘴兒的蘭芽,浸在甘甜的溪水中,喝得汁液飽滿,酣暢淋漓。
溪邊的鬆林,褪盡了冬天的枯黃,披上了嫩綠油亮的鬆針,像初生的孩童,那麽朝氣蓬勃又清爽整潔。它腳下的沙石路也一塵不染,連小溪中鳧水的鴨子們,也不忍心上去留下淺淺的腳印。
傍晚時分,一場春雨瀟瀟而來,打濕了清泉寺上空的嫋嫋香雲,伴著幾聲暮鼓,在山間氤氳回旋,化作蒙蒙雨煙,把山寺籠罩在神秘悠遠的夢中。隱隱傳來子規鳥的啼聲,仿佛隔世的呼喊,在聲聲催喚長醉不醒的夢中人。
冬去春又回,一年四季總在不竭地循環輪轉,誰能斷定,人生就沒有重回少年的時候?都說逝水東流,清泉寺的蘭溪,卻日日向西,沿著不變的方向,恬靜地帶走了無數自在的時光。
歲月,也是一條不竭的溪水,在淩晨的黃雞唱曉聲中,一日一日流逝而去,漂白了滿頭烏發,如冬日風中的蘆葦。但即便如此,又能怎樣?白發詩人依然會在瀟瀟暮雨中,獨對西流的蘭溪,高唱大江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