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修訂升級版·語言篇

七、號召性語言

字體:16+-

號召性語言即那種帶有鼓動、激勵、煽情色彩的語言,其作用在於讓人們認清方向,堅定信心。振作精神,統一步調,為著實現某一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相對於敘述性語言的平實、議論性語言的冷靜、令使性語言的嚴肅、抒情性語言的優美,號召性語言平添了幾分奔放與豪邁,在人們心中激發出巨大的精神能量,因而在領導講話中特別是部署性、動員性、演講性講話中被大量運用。

在正式的會議講話中,號召性語言較多用於結尾段,以召喚的語氣、昂揚的語調和強烈的節奏感,把全文推向**。翻開地方黨政領導的講話,很多都以“同誌們”開始,以“為……而努力奮鬥!”“高舉……偉大旗幟,沿著……道路奮勇前進”“為……做出更大貢獻”等語言收尾。當然,這不是固定的格式,語言、句式可以有多種變化。別看結束語隻是短短一段話,但往往讓起草者或講話者十分看重,常常為如何講得新穎、精彩,有節奏感、氣勢感和號召力、推動力而冥思苦想,反複推敲。有時,結束部分還不止一個段落,而由若幹較小自然段組成,一些莊重嚴肅的重要講話或工作報告還各以一句“同誌們”帶一個自然段,層層推進,步步升華,如一排排洶湧大浪連綿而來,迸發出撼人心魄的力量。

號召性語言有時用於即時動員,如戰前動員、搶險動員、賽事動員、重大群眾性活動動員等,或念稿,或脫稿,或即興發揮,一般都較簡短,從頭至尾都用號召性語言,以鼓舞士氣,激發鬥誌。據說當年拿破侖率領部隊在意大利作戰時,戰士們極度饑餓和疲憊,作為最高統帥的他此時振臂高呼:“弟兄們,我將帶你們到世界上最富饒的地方去,脫離食不果腹的窘境!”戰士們登時精神大振,奮勇殺敵,勢不可擋。占領米蘭後,拿破侖察覺到戰士們的需求已變成為尊嚴、為榮譽而戰,於是又換了一種激勵口號,他極力讚美戰士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家鄉的英雄,“當你們回到家鄉的時候,你們的鄉鄰會把你指給大家看的。他們會說,看哪,這就是在偉大的意大利戰役中英勇奮戰、創造奇跡的英雄!”一番話又把大家的**燃燒起來,很快奪取了戰役的全麵勝利。難怪路德維希在《拿破侖傳》中評價說:“拿破侖一大半的勝利,都是由他說話的魅力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