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湯油”這個說法非常形象。我們都喝過大食堂裏用大桶裝的免費湯,表麵看去油汪汪、亮晃晃的十分誘人,用勺子撇開浮在上麵的那層油,卻發現底下全是沒滋沒味、缺少營養價值的清湯寡水,撈半天撈不出多少“幹貨”。用它來形容某些文稿,指的是那些文辭華麗而不切實際的滔滔宏論,那些看似正確而缺乏獨到見解的空話套話,那些氣勢宏大而難以操作落實的思路構想,一句話,是那種外表光鮮而缺乏問題導向、脫離實踐需求、缺少實用價值的空頭文章。實事求是地說,機關文稿中此類現象不在少數,而領導最不滿意、幹部群眾批評最多的,也正是這類文章。
那麽,這種“漂湯油”式文稿從何而來呢?就絕大多數起草者來說,其實誰都不會有意寫出這種質量的稿子,而是多種因素起作用。有的是受不良文風影響較深,這種寫法成了一種習慣、一種根深蒂固的頑症;有的是因為對實際情況了解不多,寫起來缺少真材實料;有的是因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加上文字表達能力方麵的欠缺,所以力不從心、勉為其難。到了修改階段,經領導指點,或許能有所改變,但仍然達不到領導的要求,這就難免使一些起草者感到苦惱、困惑。
講講我自己的體會。當秘書時,也曾寫過不少這種“漂湯油”式的稿子,還挨過領導的批評,曆練多了才慢慢有所改觀。後來我自己當了領導,對這一點就看得更清楚了。按說,當了領導,文字方麵就“解脫”了,不需要多花心思了,但習慣使然,對文字工作仍然特別較真,尤其對“漂湯油”式的稿子決不放過,要求秘書班子反複修改。記得有一回,針對少數幹部中存在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市委決定開展一次專項整治行動,交代辦公室起草一個實施意見。第一稿拿出來,目的意義、重要性必要性講了一大堆,語言文字基本過得去,但觸及實際問題少,顯得空洞、不實在,退回去改;第二稿拿出來,看上去實在些了,要解決哪些突出問題基本講清楚了,但怎麽解決、要采取哪些措施辦法,講得不明白、不具體,又退回去改;第三稿拿出來,怎麽解決問題基本講到了,但整個行動分哪幾個步驟、如何明確領導和部門職責、應注意哪些問題等基本沒有涉及,不好操作,不便執行,再次返回去改;第四稿拿出來,這些方麵都寫到了,但最後如何檢查考核、總結收尾又沒寫清楚,還有語言表述不精煉、不準確等方麵的問題。這時我再也忍不住了,拍著桌子訓斥分管文字的副秘書長:“你們怎麽搞的?每一次修改都跟你們交代得清清楚楚,為什麽還是這個樣子?你們不覺得不好意思,可我連批評你們都覺得不好意思了!”可憐他被罵得像根木頭杵在那兒,半天不敢吭一聲,最後還是我自己動手把稿子改完。文件下發後,各地各單位認真操作執行,解決了大量實際問題,促進了幹部作風好轉,得到社會各界普遍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