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式是相對於單一形式而言的。單一形式就是按照慣常的流程,寫完後檢查,檢查後修改,修改後送審,送審沒過關再修改,一般由起草者獨立完成。在此過程中,如果能多種形式並用,多種方法兼施,無疑有助於提高修改質量,特別對修改那種分量較重、問題較多、難度較大的稿子有好處。
(一)讀改法——嘴與眼的合作
讀改法本是文稿校對方法的一種。其實修改中也可以用讀稿的方法來發現問題,糾正不足。
也許有的同誌會說:我用眼睛多看幾遍不就找出問題來了嗎?幹嗎非要用嘴巴去讀?豈不是多此一舉、浪費時間?
其實不然,先看看古人是怎麽做怎麽說的。古人作詩作文,總是反複吟唱,仔細品味,邊吟邊改,一直改到順口為止。杜甫有句名言“新詩改罷自長吟”,就是大聲吟誦,在吟誦中發現問題。他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反映民生疾苦、抒發家國情懷的名篇,不僅吟給自己聽,還吟給街坊鄰裏聽,經過反複地吟、反複地改,最後才定稿的。“吟”的過程就是“品”的過程,對自己的作品進行鑒賞和檢驗的過程,“品”出意境,“品”出性情,也“品”出瑕疵,故成為古人詩詞創作的一種重要方式、一道重要工序。清代何紹基在其《與汪菊士論詩》中也談到“讀”的重要作用,“理不足讀不下去,氣不盛讀不下去,情不真讀不下去,詞不雅讀不下去,起處無用意讀不下去,篇終混茫讀不下去”,說明吟讀有利於發現作品存在的問題。到了現當代,很多文章大家也十分注重這一點。老舍先生就說過:“文章寫完之後可以念給別人聽一聽。念一念,那些不恰當的詞句、不順口的地方,就顯露出來了,就可以修改。文章叫人念著舒服不拗口,要花很多心思和工夫。”他這樣說也這樣做,他的語言運用堪稱典範,故被譽為當代語言大師。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得更具體明白“修改稿子不僅要‘看’,還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在口頭上讀讀看。一路念下去,疏漏的地方自然會發現。下一句跟上一句不接氣啊,後一段跟前一段連得不緊密啊,詞跟詞的照應不對頭啊,句子的成分多點或少點啊,諸如此類的毛病都可以發現……而這些正是修改的辦法。”看得出,這都是寶貴的經驗之談,沒有切身體驗是說不出這些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