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修訂升級版·修改篇

五、校對與修改

字體:16+-

文稿經過精心修改、領導審閱定稿,接下來就是打印校對。校對是成稿的一道重要工序,是對照原稿核對校樣、改正差錯,然後付印,所以它是保障文稿質量的最後一道防線。

校對與修改中的檢查既有聯係又有區別。二者都是查找並糾正錯誤,但檢查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修改,校對的目的是使校樣不出差錯;檢查針對的是初稿是否合乎寫作規範和領導要求,校對針對的是校樣與原稿是否一致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問題;檢查如有疏漏還來得及糾正,校對如有疏漏則沒有了糾正的機會,除非文稿印發後收回重印,或者發出更正通知,那我們就隻有挨批評做檢討的份了。

可見,校對非小事,須慎之又慎、細而又細。我國文人曆來重視校對工作,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其中最典型的是“三校一讀”。隋唐時代官方翻譯佛經,在謄抄過程中,實行“初校、再校、三校”,最後由“主持”詳閱定稿。宋太宗下令重校“三史”,明確要求“三複校正”,最後由他“禦覽”。清乾隆時代編纂《四庫全書》,對謄錄本的校對,最初隻設分校、總校,結果乾隆皇帝翻閱總校後的書稿時發現了錯別字,龍顏大怒,嚴厲批評,於是在分校與總校之間增設了複校這個層次。全書謄錄完成後,乾隆皇帝還不放心,又命一人再次“詳校全書”,結果又發現許多錯訛之處。上述做法都是“三校一讀”,可見重視校對也是優秀文化傳統之一。近代文章大家也非常重視校對,據說郭沫若先生親自校對自己的學術著作《青銅器時代》和《十批判書》,校了幾遍,仍有錯誤,因而“深感校書之難”。錢鍾書先生的《管錐編》一書雖經校對,出版後仍發現500餘處錯誤,所以他在重印本的後記中寫道“校書如掃落葉”,意思是錯漏之處有如秋天的落葉,總也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