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即文稿的中心思想。起草任何文稿都有目的,這個目的就是想告訴人們什麽,這個“什麽”就是主題。古人說“意在筆先”,我們起草文稿首先要審題立意,就是要使主題得以明朗和確定。
主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文稿的統帥和靈魂,宛如一條紅線,貫穿於整篇內容之中,所有內容都圍繞它而展開,並為它服務。以決策部署性文稿為例,主題告訴了人們是“什麽”,接下去就要告訴人們為什麽、應該做什麽、做了要達到什麽目標,以及實現這個目標要采取哪些方法措施。又如議論體文稿,主題告訴人們核心論點是什麽,接下去就要通過分析論證,告訴人們道理是什麽、依據是什麽。凡主題突出的文稿,必然主旨鮮明,內容緊湊集中,全文渾然一體,達到預定的表達效果;反之,凡主題不突出的文稿,必然群龍無首、鬆散無序、雜亂無章,表達效果也將大打折扣。所以,當我們發現某篇文稿的主題和內容都存在問題時,首先要改的不應是內容,而應是主題。如果先改內容而後改主題,那就是舍本求末,無論你怎麽改、怎麽變換花樣,都將是失敗的。
我們知道,確立主題,是構思和起草階段的首要任務。大凡有一定寫作經驗的同誌,都會為之認真思考、下足功夫,若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主題,不會輕易動筆。但主題的確立也有優劣和好差之分,不同質量的主題會導致不同的效果。為什麽進入修改階段後,我們還會回過頭來反複推敲和修正主題,原因就在於此。另外,在征求各方意見時,有時也會碰到對原定主題持有異議甚至全盤推翻的情況,這也說明主題的確立是存在變數的,是需要隨著認識的深化、情況的變化而予以調整、改造的。
我們也知道,文稿主題有多種表現形式。有的是以題目顯示主題,或者是主題的濃縮,一看題目就知道全文中心思想是什麽,如《關於加快建設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意見》《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都是以題目展示全文主旨。有的是以小標題烘托主題,即主題不集中顯示,而是分散於各小標題之中,融合起來就點明了主題,如“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打破舊的發展觀念”;“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高度重視戰略性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有的是文尾升華主題,即主體部分敘事論理,中心思想像一條無形的紅線貫穿其中,到結尾時奇峰突起,以一段概括性、結論式的語言點題,如“綜上所述,隻有忠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始終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難,幫民之所需,才能密切黨群幹群關係,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有的是以中心論點表現主題,如“脫貧攻堅必須在‘精準’二字上下功夫”,這裏的“精準”二字即全文的主旨,所有敘事說理都圍繞它而進行。主題表現形式的多樣性,要求我們依據不同的文種、不同的材料具體對待,靈活處理,不必拘泥於某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