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修訂升級版·修改篇

三、聽意見:不容回避的“挑剔”

字體:16+-

這裏所說的“挑剔”,當然不是指那種橫挑鼻子豎挑眼、雞蛋裏麵找骨頭的挑剔,而是稿子在送審、提交會議討論、征求有關各方意見過程中,來自各方麵的指示、要求、意見和建議。當然,即使是真正意義上的挑剔也在所難免,犯不著去計較,因為既然是聽取意見,那麽無論溫和的還是尖銳的、直率的還是委婉的、肯定的還是否定的、包容式的還是嚴苛式的、整體上的還是細節上的,我們都得坦然麵對,洗耳恭聽,照單全收。有時,那種一針見血的批評、毫不留情的否定、細節問題上的苛求,反而能讓我們印象深刻,格外警醒,小心對待。

前麵所說的查問題,隻是起草者個人的行為。某些事關重大、涉及麵廣、政策性強的稿子,經修改後成為討論稿或征求意見稿,就是讓大家幫助查問題。其結果可能有幾種:一種是問題不多,稍加修改就可通過;一種是問題較多,需作較大的調整改造;再一種是問題太多,毛病百出,差不多要推倒重寫。而實踐中,第一種情況並不多見,後兩種情況則是“家常便飯”。每當此時,本來盼望聽到幾句表揚話的我們,免不得有點失望和吃驚:稿子本來改得好好的呀,怎麽一下子又冒出這麽多問題?瞧,有大問題,也有小問題;有表麵性問題,也有深層次問題;有文字性問題,也有實質性問題;有全麵性問題,也有局部性問題,好像到處都是問題。雖然在討論稿子時,很多同誌開頭都會說上幾句基本肯定的話,但誰都聽得出那是出於客套和禮貌,是為了照顧起草者的情緒。這時候,我們就別心疼自己的勞動成果了,也別計較什麽肯定不肯定、表揚不表揚了,而要冷靜下來,老老實實做好記錄、梳理、消化吸收三個步驟。

記錄,看起來是很簡單的事,誰都會做,其實並不簡單。記錄是聽取和吸納意見的首要環節,應當全麵、具體、原汁原味。不全麵則有所遺漏,不具體則流於粗疏,不原汁原味則可能有違本意。有的同誌自恃記憶力好,或者嫌麻煩,隻記大意、綱目,具體內容不記,這樣就容易導致某些重要觀點、獨到見解、生動事例、鮮活語言被疏忽和遺忘。還有的同誌把自以為重要的意見就記下來,不重要的就不記,或者覺得合理的就記下來,不合理的就不記,這都是不妥的。萬一在修改過程中,突然覺得某些不重要、不合理的意見有利用價值呢?如果回憶不起來,就難以補救了。記憶還須講究方式方法,機械地記、應付式地記、漫不經心地記是不行的,必須一句不漏地聽、全神貫注地記,還要邊聽邊記邊思考,遇到重要的、關鍵的意見時,最好用橫線、曲線、三角形等做下標記,使之醒目、易於查找,梳理歸納時就可省去許多麻煩。即使有錄音,也應同時動筆動腦,以求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