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修訂升級版·磨礪篇

1.知識:永遠的“恐慌”

字體:16+-

從前當秘書時,對那些見多識廣、才華橫溢的領導總是充滿了敬佩和好奇。有一次我們求教於某領導:書記,我們看您修改文稿,字字句句準確而又精彩,總能化腐朽為神奇;聽您在各種場合即興講話,無論講什麽工作都顯得很熟悉、很在行、很到位,而且很多經典語言,聽起來就是一種享受,請問您是怎樣做到的?有什麽秘訣嗎?

他淡淡一笑說:“我這算什麽呀?能人高人多著呢!要說秘訣,那就是盡可能多地擁有知識。”接著他還舉了幾個例子,最後說:“你們搞寫作的,就是要向高手大師看齊,知識就是力量,你們應該最有體會。”

書記的一番話讓我們深受教益。的確,知識是筆杆子的“源頭活水”。知識豐富必然左右逢源,下筆有神;知識貧乏必然文思枯竭,筆杆失靈。我們在起草文稿時也常常碰上這樣的情況:明明理清了思路,搭好了架子,但就是寫不下去或寫不順暢,總覺得沒多少東西可寫,隻好幹巴巴地東拚西湊,一字一句像擠牙膏似的擠出來,寫出來的稿子空洞無物、蒼白無力,連自己看了都生氣。這裏邊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知識麵太窄。所以,要想成為優秀的筆杆子,首要的任務在於學習,而且你不學還不行,書不能不讀,文件不能不看,情況不能不了解,知識麵不能不寬。要時刻懷著一種強烈的“知識恐慌感”,在“恐慌”中勤學、善學,學深、學好,最終戰勝“恐慌”。

“恐慌”之一:不僅要多學多知,還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這個結構應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基本層次,即公文寫作的基本知識,包括公文的種類、各種類的寫作要求和規範;還有如何確立主題、如何謀篇布局、如何提煉觀點、如何說理論事,等等。二是核心層次,即公文寫作必然涉及的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情況和相關知識,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科技、黨建、群團等各個方麵的方針政策、基本業務常識,還包括領導科學、管理科學、政治經濟學等方麵的知識。三是輔助層次,即有助於增強文稿美感、厚重感和可讀性、啟迪性的某些邊緣知識,如曆史、哲學、文學、音樂、美學等等。這三個層次的知識,前二者必須掌握,後者要盡可能地多掌握。打個比方來說,這就像建造一幢高樓,第一層次的知識是它的基礎部分,第二層次的知識是它的主體框架和粗裝修部分,而第三層次的知識則是它的精裝修部分。你可以不搞“精裝修”,文稿質量一般也過得去,但層次不可能太高;要是能搞“精裝修”,效果自然大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