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這話聽起來好像有點離譜,文學和音樂這浪漫的玩意兒難道與一本正經的機關文稿還存在什麽聯係嗎?難道可以在某篇講話稿或某份文件中來上幾句詩人式的“啊”“呀”“哦”的抒情語言嗎?音樂的作用又從何談起呢?
首先我得說,具備了前麵所說的那些知識,對於起草機關文稿的確基本夠用了,但如果能懂點文學和音樂,則更有助於寫作,甚至能達到更高的境界。我們先看文學。文學知識在機關文稿寫作中的運用雖然不是主要的、大量的,但文稿質量的好與差,必定與一個人的文化底蘊、文學素養有關。寫作是需要有“靈氣”的,這種“靈氣”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想象力和創造性。而文學的特點恰恰在於想象和創造,沒有想象和創造就沒有文學。所以,通過文學知識的潛移默化作用,可以幫助我們擴大視野、豐富思維,使文章多幾分“靈氣”,少幾分“呆氣”。這是第一。第二,起草機關文稿雖然主要靠邏輯思維,但並不完全排斥形象思維,相反,恰到好處的形象思維可以為文章增色。如毛澤東同誌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預言中國革命勝利時寫道:“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這裏運用的即是文學中的比喻手法,顯得文采飛揚、氣勢如虹,令人神情激奮、信心倍增。第三,隨著領導同誌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領導已不習慣過去那種就事論事、作古正經的文章格調,而喜歡放開一些、生動活潑一些,適當地加入一點文采和感情色彩,包括引用某個典故、某段名人名言或某句古詩詞等。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有些講話稿偶爾會出現“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之類的文學佳句,或用於表達某種信念,或用於鼓舞人心,或用於揭示某種道理,既有形象性,又有鼓動性,這種作用就不是一般的機關常用語言所能替代的了。可見,文秘人員的確應該懂點文學,讀讀中外名著,記記佳句格言,這對於提高思維能力、豐富知識涵養、提高寫作水平,必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