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修訂升級版·基礎篇

42.調研文章怎樣立觀點?

字體:16+-

答:同講話稿一樣,調研文章的形成也離不開精心提煉觀點。稍有不同的是,講話稿的觀點雖然也是基於對實踐的思考,但或多或少地會帶有領導者或領導集體的主觀意誌,而調研文章的觀點則純粹來源於調查得來的材料,是從材料中提煉出來的,離開了材料就不可能有觀點,即使有,那也是憑空臆想出來的。所以,一切從材料(事實)出發,是調研文章提煉觀點必須遵循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原則。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從材料中提煉觀點通常會遇到哪些實際問題。

問題之一:觀點如何統帥材料?這就要求必須善於概括,從看似零散的材料中找出帶共性的東西、本質的東西,使之能夠統帥得了材料。否則,材料羅列得再多也說明不了什麽問題,整篇文章也會散亂無序。舉例來看,某調研組在調查中了解到這樣一些材料:某縣直屬機關出現一些不良風氣,有的一味強調部門工作重要,不願派人參與縣裏的中心工作;有的口口聲聲維護“條條”政策的嚴肅性,對縣裏關於放開搞活的政策措施不配合、不支持;有的熱衷於開會、下文、搞檢查,對基層存在的實際問題漠不關心;有的在解放思想問題上采取實用主義態度,對自己有利的就“解放”,對自己不利的就不“解放”,對經濟活動一味地“管、卡、壓”。對這些材料,如果僅僅是將其羅列在文章中,清楚倒很清楚,但根源是什麽呢?集中說明了一個什麽問題呢?這就需要提煉觀點了,比如這樣的表述:“加快一個地方的發展,離不開‘條條’與‘塊塊’的密切配合、協同動作。如果各自為政、各行其是,必然相互掣肘,給改革與發展事業帶來嚴重損害。”這樣一說,材料被統帥起來了,問題的根子也被抓住了。

問題之二:怎樣使觀點具有準確性?觀點準確,意味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立場、方法是正確的,文章所產生的社會效應也將是積極的;觀點不準確,分析當然就會片麵、偏頗,甚至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那麽文章所產生的副作用也將是嚴重的。舉個例子:調查發現,某縣實施“傾斜式”發展戰略,把上級下撥的扶貧資金、農口資金、以工代賑資金捆綁起來,全部用於搞公路、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顯著效果。但對這一做法,各方說法不一。持支持態度的一方認為:這是創造性地執行上級政策,把基礎設施搞起來了,發展也就快了嘛,貧困戶也能受益嘛!假如撒胡椒麵式地把資金用於貧困戶發展生產,未必會有這麽好的效果呢!持反對態度的一方認為:這是明顯違背上級政策,擅自轉移資金用途,片麵追求“政績”,置貧困戶死活於不顧,政策觀念哪裏去了?對群眾的感情哪裏去了?麵對如此複雜的材料,我們該怎樣通過立觀點來表明看法和態度呢?顯然,偏向其中任何一方,都將導致觀點的偏頗,並打擊另一方的積極性。這是因為:第一,決策者的動機是通過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來拉動群眾脫貧致富,而不是不管貧困戶的死活;第二,按上級規定,這幾筆資金可以部分用於改善基礎設施,決策者並沒有轉移全部資金用途,而是一部分;第三,決策者所為的確有違背政策的地方——沒有將部分資金用於幫助貧困戶搞短、平、快的脫貧項目。由上述分析,我們就可以這樣來提煉觀點:“發展經濟,脫貧致富,必須兼顧效率與公平、重點與一般。隻顧效率和重點而不顧公平和一般,或者隻顧公平和一般而不顧效率和重點,都是片麵的、不利於發展的。”這樣的觀點就不會偏頗,爭議雙方和讀者也會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