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所謂講到點子上,就是講得準確、透徹、明了。我們常說的“一針見血”“一語中的”,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反過來看,講話講不到點子上,那就是偏頗、膚淺、含糊,使聽眾要麽產生誤解,要麽不得要領,這樣的稿子就必然是失敗的。比如這樣一段話:“學風問題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改革開放事業的迅速發展,為我們提出了許多新情況、新課題,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努力解決。我們黨曆來十分重視學習,一個不重視學習的領導必定不是一個清醒的、成熟的領導,所以我們要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這段話究竟想說什麽?也許想談學風問題,想強調學習要聯係實際,但後麵談的又是學習的重要性,變成東拉西扯了。
當然,出現類似的一些問題,絕不是寫作者有意為之,他們也想寫得準一些、深一些、漂亮一些,但到了動筆時又力不從心,要麽離題萬裏,要麽語無倫次,洋洋灑灑一大段,繞來繞去就是繞不到點子上。這裏既有知識麵和觀察力的問題,也有基本功和方法的問題。這裏隻從方法上談談“深、準、實、精”幾個字的要求。
所謂深,即分析問題要深刻,要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而不能停留於表麵。特別是在形勢錯綜複雜、困難和矛盾很多、人們的思想認識存在諸多困惑的情況下,領導者的講話,更應該明察秋毫,抓住根本,使人們辨明方向,增強信心。比如上級發出關於堅持實事求是,反對在統計數字上弄虛作假的指示精神後,某些欠發達地區的部分幹部產生了誤解,認為這回可以鬆口氣了,用不著擔心排位落後了,於是工作也放鬆了。對此,有篇講話稿是這樣說的:“不錯,我們的確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實事求是,反對浮誇虛報,但是,慢就是實事求是嗎?快就是弄虛作假嗎?能爭取的有效益的快速度也不該爭取了嗎?不對!我們要提醒某些同誌,不能以實事求是為幌子來掩蓋自己的不思進取、無所作為。”這話就擊中了要害,比起泛泛而談地批評,分量就要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