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所謂結構,即文章的組織方式和內部構造,是圍繞講話主題的需要,通過層次與段落對題材進行合理的組織與安排,使各層次與段落之間緊密銜接、彼此呼應,共同為主題服務。結構的方法因講話稿類型的不同而不同。黨代會、人大會、政協會、團代會等例會上的工作報告,其結構的模式化較強,即前一部分報告工作,後一部分提出工作意見,幾乎篇篇如此,所以這裏不做討論。要討論的是無一定模式的、用於布置工作的各類講話稿的結構方法。這類講話稿的結構因會議的主題、內容、對象而異,甚至因講話者的興趣、風格而異,所以結構方法也最為靈活多樣。在這裏,關鍵要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以內容定結構。當我們接到起草任務時,首先要考慮清楚的是:這篇講話稿的主題是什麽?根據主題,要寫進哪些內容?大致講幾個什麽問題?考慮清楚後再進行結構設計。這就是說,內容是起決定作用的,是內容決定結構,而不是結構決定內容,結構是為內容服務的。舉個例子來說,某篇講話稿隻講安全生產問題,篇幅限製在3000字左右,如果也像寫大塊頭文章一樣,一二三四五地拉上個龐大的架子,就很難把文章寫短、寫實,就會像瘦個子穿寬大衣服一樣顯得空****。反過來講,如果講話稿涉及黨政財文各個方麵,而“架子”設計得過於狹小,那麽內容就會鋪展不開,就會像大胖子穿緊身衣一樣顯得別扭。所以,內容與結構的關係就像身材與衣服的關係,必須合身、得體才好看,離開內容考慮結構,往往弄巧成拙。
第二,不固守模式。因為這類講話稿的結構不需要也不應該有某種模式,一旦形成某種模式,就造成結構雷同,就顯得呆板和僵化了。所以在考慮結構時要注意比較一下我現在搭的這個“架子”和以前搭過的或別人搭過的“架子”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則應避免。這就好比做房子,如果所有的房子都是一樣高矮、一種模式,當然不能給人以新鮮感和美感。現在有些講話稿的結構就存在雷同的問題,比如大家熟知的“三段式”:第一段是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第二段是提出任務和措施,第三段是加強領導,以至於與會者一聽到“加強領導”,就知道快要講完了。當然,這樣寫並不是不可以,但如果每篇講話稿都是這樣安排結構的,就難免給人以陳舊感。一些同誌養成了習慣,凡領導講話都要講三個以上的問題,而很少講兩個以下的問題,似乎沒講到三個以上的問題就不完整、不過癮。說起來,“三”真是一個神奇的數字,三足鼎立、事不過三、三思而行、三生有幸、三顧茅廬、三緘其口、三人行必有我師等,都與“三”有關,於是寫文章也是三個問題,每個問題裏邊又是三個小問題,好像無“三”不成文了。其實這隻是習慣使然。為什麽一定要講三個問題?講兩個問題、一個問題不可以嗎?當然可以。關鍵還是要從內容出發,當講幾個問題就講幾個問題,既不要削足適履,把該講的問題落下,也不要生拚硬湊,把不該講的問題硬搭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