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修訂升級版·基礎篇

92.素材與題材有何異同?怎樣把素材上升為題材?

字體:16+-

答:素材與題材,這兩個概念的確容易混淆。按照詞典的解釋,素材是文學、藝術的原始材料,即未經總括和提煉的實際生活現象;題材是構成文學和藝術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體描寫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現象。公文寫作中素材與題材的含義與此大致相同,素材就是平時和起草文稿前收集的原始材料,包括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和有關知識、資料等;題材就是從素材中提煉出來的可用材料,即文稿中需要用到的各種材料。顯然,二者的區別就在於:素材是原汁原味的初級材料,題材是經過處理的高級材料,二者有著質的不同。

至於說怎樣把素材上升為題材,我覺得首先要看素材充分不充分、豐富不豐富。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題材的來源就寬,選擇的空間就大,質量就高;反之,題材的來源就窄,選擇的空間就小,質量就差。比方說,領導布置我們起草一份關於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講話稿,不用領導提要求,我們都會主動收集這方麵的素材,包括基層黨建工作的現狀,有哪些成效、哪些問題和不足、哪些典型和經驗,基層有哪些意見和建議,以及上級對這項工作有何要求,報刊網絡上有何可借鑒的精彩言論等。但對這些素材掌握得夠不夠、全不全呢?這就要看各人的功課做得怎樣了。大致上說,素材有兩個來源:一是直接獲得,即親身實踐、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二是間接獲得,即通過有關媒體、會議、匯報材料等,掌握所需要的東西。不管用哪種方式方法,收集素材應該要寧多毋少,多多益善。或許很多同誌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在梳理素材、進入構思階段時,突然發現某方麵的素材不好用,或不夠典型,或不夠具體、生動,或不足以支撐主題和觀點,在這種情況下就隻好“補課”,找到比這更好用的素材。如果勉強把原有的素材作為題材,或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題材的質量必然有所降低,由此也必然帶來文稿質量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