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會
行都的新年是從宮城裏的大朝會開始的,如果把元旦到元宵的整個年節視為一台大戲,那麽元旦一早的大朝會便是這台大戲的揭幕典禮。這種規格的大朝會每年隻舉行兩次,除去元旦,就是冬至,它是彰顯一個王朝內在精神和外在華袞最盛大的排場,連任何一點微小的細節也要像軍國大事一樣高蹈唯美的。今年的大朝會由於是在新落成的大慶殿舉行,所謂萬象更新就更加顯得名副其實了。
對於官家來說,這個萬象更新的大朝會就和剛剛簽署的宋金和議一樣,既是這麽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卻又一直欲說還休,姍姍來遲。
臨安的宮城原先是杭州的州衙。靖康之難後,官家一行倉皇南渡,就食杭州;後來又升杭州為臨安府,定為臨時首都。“直把杭州作汴州”也是將就的意思,沒有辦法的辦法。之所以把杭州改名臨安,據說是因為聽信了一個拆字先生的說法,認為杭州的“杭”字,拆開來重新組合恰恰是金軍統帥的名字“兀術”。這固然不足信,但建炎年間完顏兀術確曾攻占杭州,其間的**與洗劫,成為這座江南名城揮之不去的夢魘。官家在詔書中表明心跡時,說自己之所以選中這裏落腳,“非厭雨露之苦而圖宮室之安也”。這也不能完全說是裝模作樣,因為當時臨安實在沒有這樣的條件。州衙雖算得上是全城最像樣的建築,但作為一個王朝的宮城,還是顯得太簡陋也太逼仄了。宋朝尚火德,宮殿應以紅色為主色調,但當時限於財力,粉刷宮牆連油漆也用不起,竟然用的是紅土。而且就是這種用紅土粉刷的殿子,外朝也隻有一座。官家如果在這裏會見群臣,就稱之為後殿;要是在這裏處理政務,便改稱內殿;逢雙日在這裏聽專家學者的講座,那時又叫講殿。三個殿名合用一個殿堂,因事而改名,可謂物盡其用、因陋就簡了。假如一個臣子接到通知,叫他先到後殿奏事,然後陪官家一起到講殿聽課,下課後又到內殿有所垂詢,那其實是在一個地方,根本用不著屁顛屁顛地趕場子。而且那殿子總共隻有三間規模,連百官上朝前排班站隊的過廊也沒有。晴和天氣還好說,遇上雨雪就隻好沾沐天恩,一個個落湯雞似的很狼狽。再加上宮裏的甬道都是泥路,一下雨泥濘濕滑,官員們跌跌絆絆地踉蹌上朝,給本來莊嚴肅穆的場麵平添了幾分滑稽。即使進了殿子,也是碰屁股轉彎,像“秦長腳”(秦檜)那樣的個頭,一不小心頭巾就觸到了屋梁。對於那些來自北方的臣子來說,江南的梅雨本來就有如煉獄,那期間遇上朝會,人多、殿子小,又加悶熱難當,滿屋子都是人肉味。北方人又喜歡吃大蒜生蔥,不光嘴裏的異味忒重,偶爾有人偷偷放一個悶屁更是殃及無辜,足以讓滿朝文武競賽著表演皺眉頭,弄得負責糾儀的禮部官員和禦前侍衛大為緊張,卻又無可奈何。鑒於這種情況,官家索性取消了前殿的朝會。他這個人很會表演,不說沒有條件,而是說二聖未還,自己要放低姿態,不忍心享受那樣的排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