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慶,除去元旦和冬至,還有聖節。元旦是一個完整時間序列中的第一天,即所謂的一元複始;冬至則標誌著白晝漸長,在天地陰陽二氣中,陽氣開始上行,因此,這兩個節日都體現了神的意誌。相對於“神”而言,“聖”略次之,聖節是皇帝和皇後的生日,亦包括太上皇和皇太後。封建王朝的統治理念是天人合一,君權神授,如果說神是掌握一切的董事長,聖就是替天行道的總經理。但這個總經理一點也不客氣,聖節的重要性和隆重程度居然與元旦、冬至等同,也是普天同慶。把自己的生日作為整個國家和全體民眾的節日,這是“家天下”思想合乎情理的體現,家長過生日,能不闔家慶賀嗎?
這中間,皇太後的生日具有特殊意義。作為皇帝的母親,皇太後是普天之下唯一比皇帝還要尊貴的人,這當然是在沒有太上皇的時候。皇帝雖貴,但終為人子,他那不對任何人彎曲的膝蓋——有時甚至在神靈麵前也不跪拜,趙宋立國不久,太祖皇帝視察大相國寺,在佛像前問陪同的和尚應否跪拜,和尚很得體地回答:“現在佛不拜過去佛。”太祖會心一笑,遂不拜——在自己的老娘麵前是要下跪的。中國曆來的傳統是子以母貴,母以子榮,因此典製規定地方各級官員的母親出行,可以用其子所能享受的一切儀仗,但其父則不行。這樣的規定雖然有點看不懂,但我們至少可以從哺乳動物所共有的戀母情結中找到淵源。
皇太後韋氏的聖節是十月二十五日。但十月二十五日隻是**,作為前戲的籌備工作其實早就開始了。
首先是“衙前樂”的組織和排練。
作為聖節期間的文藝演出隊伍,“衙前樂”是個新名詞。所謂“衙前”至少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衙前”而不是後庭,說明這些藝人不是朝廷或官府固定包養的。二、既然就在“衙前”,說明是可以隨時呼喚招之即來的。很顯然,這和北宋時的舉國體製不同,北宋的時候,朝廷設有教坊,那是由國家出錢供養的專業文藝團體,專門為朝廷的禮儀活動和宮廷宴會服務。徽宗皇帝本人就精通音律,又好大喜功,因此教坊的隊伍相當龐大。在從崇寧到宣和的那些年裏,到處是盛世歡歌和升平樂舞。當時有一種理論,說國家錢太多了,國庫裏堆積的財貨有如漢朝的西園庫和唐朝的瓊林庫,這兩個庫都是把財貨囤在裏麵不開銷,時間長了都爛掉了,所以白居易在詩中寫道:“進入瓊林庫,歲久化為塵。”怎樣才能不讓財貨“化為塵”呢?那就趕緊花呀,揮霍呀。錢隻有在使用時才具有價值,藏在家裏隻是一個數字。這種話當然是有錢人說的,宋王朝當時就相當有錢。於是除了給官員加薪和興建各種形象工程,就是公款吃喝。有意思的是,那些因為太富了才不得不舉行的宴會,恰恰要用一些帶“窮”字的詞語才能形容,例如:窮奢極欲,窮吃海喝,窮形盡相,甚至窮凶極惡。每一次宴會都像是最後的晚餐,都像是今天吃過了明天就要去死的樣子。那麽就吃吧,人類的進步很大程度上就是吃出來的,火的使用,弓箭的發明,種植和狩獵等等,都離不開吃。在宋代的文明成果中,除去活字印刷而外,就是宋詞以及河豚的吃法,後兩項都與宴會有關。吃喝風起來了,助興的歌舞亦隨之風起雲湧,各種晚會都以奢華的名義互相比拚。對於藝人們來說,那是一段陽光燦爛的幸福時光,隻要你歌唱得好,舞跳得好,或俏皮話說得好,琴彈得好,就可以混一個待詔或祗候之類的高級職稱,那都是體製內的勾當,雖沒有多大權勢,卻可以享受相當一級官員的俸祿。那時候體製內的藝人還不興出場費,但每次演出的賞賜就已經讓他們盆滿缽滿了。所以有點名氣的藝人,收入遠高於翰林院那些學富五車的文人官僚。有些歌者和舞者還借助於文人的詞章而留名青史或豔史,例如趙青青、李師師、謝媚卿。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不管排場如何盛大。漁陽鼙鼓動地來,金人驍勇的鐵蹄為這出盛世豪宴畫上了最後一道休止符,歌舞的看客和表演者都當了金人的俘虜,教坊成了一個奢華時代最後的絕響,如同京師景龍門內那美輪美奐的艮嶽一樣。南渡以後,局勢動**加上財政吃緊,教坊從此裁撤。朝廷每有典禮需要用樂時,就讓民間的藝人和妓女們臨時客串,也就是花錢買服務,省去了一大筆養人的開支。這種市場化操作從經濟上講很合算,藝人們隨叫隨到,就像在衙前的台階下聽候召喚一樣,故稱之為“衙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