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紹興十二年

偏安的“錢途”

字體:16+-

五月的江南正值梅雨季節。

在一個農耕社會裏,物候是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參照係,好多浪漫而富於詩意的名稱亦由此而來,或者說,它們是互相印證聯袂演繹的。例如清明前後的雨水叫“桃花水”。有一種恰好在麥收時節遷徙路過的鳥叫“麥黃鳥”,在我的家鄉一帶則稱之為“麥枯草枯”,那是模仿其叫聲。而梅雨之得名,原因也正如有人寫過的一句很著名的詩——“梅子黃時雨。”

梅雨是消消停停不緊不慢的,落在農家的茅屋上悄無聲息,也悄無聲息地把場頭上的農具洗得很幹淨。陽光像華清池裏出浴的楊貴妃一樣嬌柔無力。不管下雨還是放晴,空氣總是潮濕而凝滯。鄉村裏彌漫著麥草黴爛的氣味。老樹的根部和牆腳的麻石上長滿了苔蘚。晾衣服的女人抹去長竹竿上的黑斑,歎了口氣:怪不得叫“黴”雨呢,沒一處不上黴的。

地裏的雜草歡快地瘋長,這是它們最好的季節,無論溫度還是濕度都恰到好處。這時候農人也沒工夫來收拾它們。“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這裏說的是唐代的關中一帶,但宋代的江南更甚,因為到了南宋的紹興初年,以稻麥連作為主的複種製度已在江南地區普遍推廣。收獲和播種都集中在這個雨季裏,農家的忙碌可以想見。中國被稱為萬年稻作之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美合作在江西省萬年縣吊桶環遺址的發掘表明,約在一萬年前,當地人已經從采集野生稻米轉向種植。江南濕潤多雨,水稻曆來是農作物中的大宗,對於解決民眾的日用口糧和軍需供應(秋苗上供、私糴、馬料等等),可謂舉足輕重,故時人稱之為“國之重寶”。也同樣因為水多地濕,麥子在南方產量不高,種植多是隨意點綴,即使種了,有時也僅是作為稻作的綠肥,並不在於收獲。任何耕作製度的變革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都是在不動聲色中悄悄完成的,但其中的曆史必然性卻無法拒絕。宋朝定鼎以後,由於人口急劇增長和耕地相對不足,增加複種指數成為一項具有革命性的舉措,而稻麥連作作為一種成熟的耕作製度,其確立和繼往開來,關鍵時期即在南宋。當時,與稻麥連作製並存於江南各地的,還有水稻與油菜、蠶豆等夏熟作物,二麥與豆類、雜糧等秋熟作物搭配組合的複種方式。在梳理這些史料時,我有幸看到一長串當時各類作物的品種稱謂,那些名字不僅體現了農民的樸素俚俗,也不乏藝術家的浪漫。例如有一種早熟的秈稻,謂之“隨犁歸”——剛剛耕作完畢,收獲就隨之到來了——何其形象!還有一種高產的粳稻,謂之“富不覺”——不知不覺中就讓你富起來了——何其生動!還有什麽“金釵稻”“貴妃糯”“九裏香”“羊脂玉”,又何其典雅通脫!難怪史書中也不得不讚道:“土人通藝焉。”其中的有些名稱,在我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回鄉務農時仍一直在沿用,那種耳熟能詳的親切感幾乎在瞬間稀釋了八百多年的曆史煙雲。例如大麥中的“六棱”,小麥中的“佛手”“和尚”,水稻中的“矮腳黃”“紫梗”“芒糯”“香糯”,豆類中的“牛踏扁”(蠶豆)、“紅小豆”,這些產生於唐宋,散見於各類方誌和文人詩詞,又被大才子解縉輯入《永樂大典》的名字啊,也許它們的習性和產量早已改變,隻有形態——例如禾稈的高矮、穗頭的棱數、有芒或無芒,等等——仍舊一以貫之,但八百多年前江南地區農業生產的發達程度可以想見。在這個收種交集的五月裏,時斷時續的黃梅雨伴隨著鄉村各個場景裏忙碌的身影,就像一曲緊拉慢唱的戲文,一直延續到小暑前後。梅雨雖則纏綿,但就像戀愛的男女一樣,緣分一盡,說散就散。梅雨一停,天空豁然開朗,暑熱就降臨了。但農人是不怕熱的,因為地裏所有的莊稼都不怕熱——隻要不是幹熱。民間向有“一米度三關”或一粒稻七擔水的說法,說的都是種稻的辛苦和稻米的寶貴。新麥入倉,黃秧落地,農家的忙碌才隻是開了個頭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