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紹興十二年

三月

字體:16+-

宗室趙士?

在一個宗法社會裏,輩分是很重要的,輩分高的會有一種優越感,人們互相謾罵和調侃時也常常要在輩分上討便宜。劉邦當了皇帝,已是權傾天下、操縱生殺,但開口還喜歡自稱“而公”,也就是你老子的意思。他當然並不真的是人家的老子,如果真的是,那人倒也不吃虧,因為一旦攀上了皇室血統,即使日後不能當皇帝,也會成為宗室。宗室就是與皇帝同一祖先的宗族,通俗一點說,就是皇帝的本家,或者說,是人們經常說的皇親國戚中的“皇親”。“皇親”和“國戚”之間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說,族內之人為親,族外之人為戚,因此又有“外戚”的說法。隻有同姓之人才有可能是“親”。這個“本家”或“皇親”的含金量毋庸置疑,一榮俱榮也在情理之中。都說宰相家人七品官,更不用說皇帝的本家了,因為有“家天下”作為背景,家與國的聯係最為緊密直接的,莫過於宗室。所謂天潢貴胄即相當於鐵杆莊稼,那是足夠幾代人躺在上麵受用的。

但宗室享有的也隻是俸祿、官爵和光環而已,並沒有多少政治運作的實際權力。戲劇舞台上有不少宋代宗室的形象,其代表人物就是那個外圓內方、極富於政治智慧的八賢王,給人的印象似乎在政壇上有相當的話語權,不管遇到什麽難題,隻要他老人家一出場,立馬就能擺平,連皇帝也要買他幾分賬的。但舞台上的戲說並不能當真,據說宋太祖趙匡胤曾把“同姓可封王不拜相”的家法載諸太廟,以防宗室之尊與相權之重相結合,構成對君權的威脅。這或許是吸取了李唐王朝的教訓。唐代不僅在政權中廣泛起用宗室,而且還委以高官,這一點在中國曆史上是相當少見的,其中至少有十三名宗室官至宰相,《新唐書》甚至還專門分立《宗室宰相傳》。這些人的是非功過一言難盡,但其中至少有一個人差點要了李唐王朝的命,他就是因其為人而產生了“口蜜腹劍”這個成語、又因其招致安祿山叛亂而聲名狼藉的李林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