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永和二十年冬,稱帝二十年來,天下一統在即。
初冬的風席卷了江南,帶來的不僅僅是風雪,還有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
吳國荊州軍方滅,揚州當即大亂起來。
而此時,晉國水師完全壓在了大江下遊河段,封鎖了兩江吳軍的退路。
雖然荊州方向晉軍取得了大勝,揚州危在旦夕,但這並不代表兩江三郡之地便好過了些。
吳梁梁軍不過二十萬,卻分守在三郡,沿著淮水設防在晉軍的對岸,饒是如此也極大分散了兵力。
雖然曹仁部及王勇所部南調,但淮北的晉軍數量依舊多的嚇人,令陸遜與陳詡不敢掉以輕心。
關羽、田豫、王昶、沮授、王昀,這五人又豈是泛泛之輩?更要命的是,這些人不僅都是極善於用兵的人,更掌控這絕對優勢的兵力,根本就不是二國聯軍能夠匹敵的。
大國積蓄了這麽多年的實力一下子爆發出來,還當真不是誰人都能夠承受得了的。
荊州戰事如火如荼的時候,這裏的晉軍並沒有閑著,而是作出了最後的調整。
王昶所部屯守在下邳西麵一帶,王昀所部據守在下邳東麵及廣陵部分,而田豫所部屯駐在汝南,沮授所部屯守沛郡。
關羽所部屯守彭城,作為前麵四路大軍的大後方保障,但有一方變故都能夠轉道南下馳援。
相比北麵的困局,南麵的呂蒙也好不到哪兒去。
隨著截擊諸葛瑾軍的失敗,使得諸葛瑾與徐晃合軍進入廬陵。為了保存實力,而在荊州大軍失敗的前提下,呂蒙不得不做出撤軍退保揚州的決定。
畢竟本部兵馬的糧草供給都得依靠揚州提供,一旦被徐晃軍切斷後路,這交州也隻是一道囚籠而已。
但是此時國中豪族具起,山越具反,歸路早已被切斷,大軍隻能困守在增城、博羅一帶,防止敵軍趁勢北上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