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行進蘇南
攻破江南大營是太平天國後期的一次戰略決戰,也是李秀成軍事生涯裏得意之筆。此次戰爭,李秀成全力以赴,隻是他是召集人,而不是三軍統帥,沒有指揮、調度所有人馬的大權,在整個戰役中,沒有預伏部隊切斷清軍往鎮江、丹陽的逃跑路線,也未有效地組織人馬加速追擊。它確有虎頭蛇尾,走一步看一步的不足,對整個戰役的進程也無全盤的考慮。因而此仗雖打了勝仗,卻不是殲滅戰。對此,李秀成在供詞中也有認識:
那時雖解京圍,攻破和、張兩帥營寨,未殺多人,俱行連夜全軍退去,直下鎮江、丹陽屯紮。和、張軍死者三五千人,散者多也。散下蘇、常。
此仗也是政治仗,影響遍及全國,包括清朝皇帝和曾國藩、胡林翼等人也深感沮喪,它大振了太平天國國威,這是三河大捷後的又一次大勝利。所以李秀成也說:“此時我軍軍威大振。”
和春、張國棵等江南大營統帥連夜逃往鎮江,隨行人馬還有一萬三千人。他們留下一萬人交與總兵馮子材鎮守鎮江,繼續東逃。馮子材堅守鎮江,靠著有江南水師接濟糧草、彈藥,在太平天國心髒深處堅持了四年,並采取以守為攻的戰術,成為太平天國和天京的一個隱患和威脅,致使李秀成來往蘇州和天京間,都要改道他行,很不方便。李秀成沒有下決心拔去它,或者說根本沒有想到解除它,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鎮江屬於天京省,是天王和洪氏家族直接管轄的,不是他所管轄的。他不願自己大出血,讓他人坐享其成。
在趕走江南大營的第五天,即5月11日,李秀成和陳玉成等各路軍事領袖回到天京,走進天王府,向天王登朝慶賀。
天王大喜,征求下一步的作戰方案。據洪仁玕稱,與會者意見不一:
英王意在救安省,侍王意在取閩、浙,獨忠王從吾所議雲:為今之計,自天京而論,北距川、陝,西距長城,南距雲、貴、兩粵,俱有五六千裏之遙,惟東距蘇、杭、上海,不及千裏之遠。厚薄之勢既殊,而乘勝下取,其功易成。一俟下路既得,即取百萬元買置火輪二十個,沿長江上取,另發兵一支,由北進蘄、黃,合取湖北,則長江兩岸,俱為我有,則根本可久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