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是1859年10月封王的。他在聯絡、組織江淮地區各旗撚軍,壯大太平天國力量,輾轉江北戰場,立有殊勳。
他封忠王,是在天王封幹王、英王之後,相隔至少四五個月。而天王封陳玉成為英王,乃是在封幹王後十幾天。陳玉成的英王爵,未帶軍師職,開始還是三千歲,爵位在洪仁玕幹王之下。1859年10月23日,解六合圍,大敗江南大營總兵馮子材部,升一千歲,為四千歲。1860年3月破江南大營,升至六千歲。
李秀成比陳玉成遲封王。後來史家多認為不公,說是洪秀全的欠缺處。
這是認識誤區。
陳玉成雖然年輕,比李秀成小十三歲,但陳玉成出道早,立功多,關鍵時刻常顯露身手,如十七歲率五百人縋城奪取武昌城,因而在同時期總要比李秀成高一二階。李秀成在軍中威信也比陳玉成低,即使在各路敵方奏報裏,也是常顯露陳玉成名字和事跡,《賊情匯纂》卷二“劇賊”介紹篇,三十檢點陳玉成,排在正文,有242字,而二十二檢點李秀成(李壽成),排在附篇,僅有20字。
對於洪秀全封陳玉成為王在先,李秀成本人內心是有不滿的。他的這種心理活動,為原部屬已降清的李昭壽揣摸,借機煽動。
一個叛將竟然為李秀成未能封王打抱不平,正是咄咄怪事。
李秀成在供詞中兩次提及封王事。
一次是在講到守浦口時:
力守浦口,後又被見疑,雲我有通投清朝之意,天京將我母妻押當,封江不準我之人馬回京。那時李昭壽有信往來,被天王悉到,恐我有變,封我忠王,樂我之心,防我之變,我實不知內中提防我也。
一次談到天王濫封王爵之始,於自食言封幹王、英王:
封陳玉成之後,見我日有戰功,勤勞其事,對我不能。那時正在浦口鎮守,李昭壽與我有舊日深情,其見天王封陳玉成為王,其在清朝,在傍看見,其心不忿,行文勸我投其。來文到案,此時正逢天王侍衛六七人來浦口踏看軍營,誰知李昭壽之文未到,先有謠言,傳到京中,天王差侍衛一探軍營,二探我有何動靜,那知李昭壽膽大,特命其親使送文前來。此使舊日在我身邊為護旗,然後李昭壽投入大清,其即隨去,今使其帶文前來,被把卡捉來,解送到案前。其使雲曰“爾不必捉我,我專到李老大人處”等雲,然後把卡士卒送至衙前。拿得敵人而至,合營人眾視之,見在其身上拾得文一件。拿來之情,此事問馬玉堂亦知此由。那侍衛同在其場。後侍衛回京,合京人人知道,恐我有變,雲我同李昭壽舊好,封王不到我,定有他變。那時我母亦在浦口,家室亦然,防我定有變意。後將中關舟隻盡封,不準我官兵來往。那時有人奏到天王耳中,一二十日,未見動靜,天王降照封我為萬古忠義,親自用黃緞子,自親書大字四個,稱“萬古忠義”四字,並賜綢緞前來,封我為忠王。我為忠王者,實李昭壽來文之誘,而樂我心封之,恐防我有他心。自此之後,日封日多,封這有功之人,又思那個前勞之不服,故而盡亂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