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李世民傳

誌得意滿,漸不克終

字體:16+-

唐太宗也是人,而不是無所不能的神。他雖然從諫如流,善於治理國家,但是在取得成就後,卻滋生出驕傲的情緒。一想到自己馳騁沙場,四處征戰,才能和父親李淵一起創立大唐王朝,一想到自己自從登上皇位之後就勵精圖治,使得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他難免會感到驕傲和自豪,也會因為自己所取得的豐功偉績感到陶醉。

貞觀九年(635年)間,有一天,唐太宗麵對滿朝文武百官,說:“我繼承帝業以來始終堅持無為而治,這不僅是我一個人的功勞,也是諸位大臣的功勞!現在,我要考慮如何才能做到善始善終。”房玄齡借此機會勸諫唐太宗:“隻要陛下做到有始有終,天下的蒼生百姓就能有始有終。”房玄齡以這樣隱晦的方式提醒唐太宗,不要因為有了一點成就就沾沾自喜。然而,唐太宗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居安思危、從諫如流了,他陶醉在自己已有的成就中,頗為得意。對於唐太宗這樣的改變,大臣們都感到很擔憂。

對於唐太宗忘卻初心的表現,魏徵的態度則表達得更為直白。魏徵上了《十漸不克終疏》給唐太宗,在這一奏書中嚴肅地表明了自己的觀點,還列舉了唐太宗“漸不克終”的十大表現。這篇奏書采取了對比的寫法,把唐太宗在貞觀以來在政治方麵的可圈可點之處和不足之處都列舉出來,進行了尖銳的批評。在這篇奏書中,魏徵用了很多筆墨描寫唐太宗“漸不克終”的各種表現,也批評了唐太宗的驕傲自滿。在讀了這篇奏書後,唐太宗非但沒有怪罪於魏徵,反而給了魏徵很多賞賜。縱觀唐太宗的一生,他依然是曆史上難得一見的明君。雖然他在貞觀後期有些得意,但是他始終堅持納諫。雖然他在行動方麵的表現並像貞觀之初那樣積極地改變和完善自身,但是他積極納諫的精神是值得每一位君王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