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諸位大臣的意見,也考慮到大唐王朝的穩定,唐太宗始終克製自己不要廢立太子。然而,貞觀十五年(641年)初,唐太宗為勝利平定高昌宴請群臣。在慶功宴上,唐太宗興致很高,與諸位大臣討論高昌為何會滅亡。看到唐太宗興致勃勃,魏徵趁機進諫,向唐太宗講述了漢高祖劉邦未能廢嫡立庶,使漢朝傳承幾百年的曆史,借此勸諫唐太宗必須聽取大臣們的意見,慎重地思考廢立太子的事情。唐太宗聞言心生不悅,卻沒有當眾斥責魏徵。此後不久,唐太宗外出巡幸,讓尚書右仆射高士廉輔佐太子李承乾監國。
貞觀十六年(642年),有一天,唐太宗與諸位大臣討論國事,問大臣們當前國家裏最緊急的大事是什麽。諫議大夫褚遂良趁機勸諫唐太宗:“當今天下,太子之位穩固是最緊急的大事。”唐太宗對於褚遂良的意思心知肚明,當即感歎道:“諸位愛卿所言極是。現在,朕既然已經立下太子,諸位愛卿就不要再猜疑,而是要為朕遍訪賢德之人,輔佐太子早日成器。”從此之後,唐太宗知道諸位大臣都不支持他改立魏王為太子,隻得限製諸王的權力,鞏固東宮的地位。
一直以來,唐太宗都很信任正直、無私的魏徵。因此,他當眾任命魏徵擔任太子太師,以匡正太子李承乾的君德。他大公無私地昭告大臣們:“滿朝文武,魏徵最為忠直。現在,朕派魏徵輔佐太子,你們可以不再猜疑朕準備廢立太子了。”
當時,魏徵大病初愈,當即上表請辭太子太師。唐太宗下詔給魏徵:“愛卿知道廢嫡立庶會危害國家,就應該擔任太子太師,助朕維護太子的地位。”魏徵深明大義,知道匡正太子之責關係到大唐王朝的江山社稷,也知道唐太宗委任他擔任太子太師是對他給予重任,因而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