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年間,朝廷之中人才濟濟。除了前文所說的有謀定之功的劉文靜,以及作為唐太宗左膀右臂的房玄齡和杜如晦之外,諫臣魏徵在曆史上也赫赫有名。他得到了唐太宗的重用,在唐太宗治理國家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魏徵性格爽直,富有才華。他殫精竭慮地輔佐唐太宗。在擔任諫議大夫的職務之後,他對唐太宗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的時候,因為在思想觀念方麵與魏徵有分歧,唐太宗也會感到非常憤怒,恨不得責罰魏徵。但是,魏徵從來不會屈服於唐太宗的皇帝權威,他總是非常誠懇地向唐太宗提出建議,哪怕唐太宗暫時不能接受,他也不屈不撓,繼續苦口婆心地說服唐太宗。最終,唐太宗對於魏徵的意見總是能夠積極地采納。可以說,在曆史上,唐太宗與魏徵這樣的君臣關係是極為罕見的。
貞觀初年,魏徵剛剛升任尚書右丞就被人誣告結黨營私。李世民當即任命禦史大夫溫彥博調查這件事情。溫彥博盡職盡責,最終發現魏徵是被誣陷的,不過溫彥博也向唐太宗提出,最好能夠要求魏徵隨時報告自己的行蹤,否則魏徵經常行跡不明,小人就會抓住機會誹謗魏徵。唐太宗認為溫彥博說得很有道理,因而特意要求魏徵以後要隨時報告自己的行蹤。魏徵得知消息之後,當即進宮麵見唐太宗,對唐太宗說:“我想當良臣,而不想當忠臣。”
唐太宗不明白良臣與忠臣有何區別,魏徵對唐太宗說:“良臣不但可以讓自己青史留名,而且能夠輔佐君王治理好國家。忠臣盡管對皇帝忠心耿耿,但卻身受誅滅,君王也會因此而受到牽連,甚至國運也會因此而淪喪。”在魏徵的一番解釋之下,唐太宗深以為然,還給了魏徵重賞。
後來,魏徵升任秘書監。他發現朝廷裏的各種典章書籍非常混亂,因而當即開始著手整理。在整個貞觀年間,魏徵為國家貢獻出了巨大的力量。魏徵作為諫議大夫,從來沒有私心,他進諫都是以國家的利益為出發點的。哪怕唐太宗對於他的進諫勃然大怒,他也決不後退,決不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