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戰如兵戰,兵貴神速,先下手為強方可占領市場;但慢人一步,憑借堅韌之誌經營,亦可看清形勢,少走彎路,也不失為可取之舉。李嘉誠正是憑借慢人一步的韌勁,把握全局,後來追上。
從20世紀80年代初起,港資投資內地,就成風起雲湧之勢。但絕大部分是中小企業主,他們在珠江三角洲開辦勞務密集型加工業。
令人矚目的是,不少香港大財團參與內地的基本建設。1979年,霍英東參與投資廣州當時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白天鵝賓館建設。80年代末,包玉剛投資改建寧波北侖港。利氏家族興建五星級的廣州花園酒店。從1983年起,郭鶴年先後在內地興建了北京香格裏拉、杭州香格裏拉、北京中國國際貿易中心等10多幢大型物業。胡應湘在內地的事業也始於80年代初,他牽頭興建了廣州中國大酒店、深圳沙角發電廠、廣深珠高速公路等數項大型工程。
李嘉誠跟這些“巨頭”們相比明顯地落伍了。
李嘉誠雖參與了內地少量項目的投資,可與他當時控有的香港最大財團、與他投資海外的大手筆相比,顯然是小巫見大巫。
李嘉誠在大陸人眼裏,隻是個慷慨大度的慈善家,而不是大刀闊斧的投資家。根據李嘉誠一貫的作風,他素來不喜歡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比如,在戰後崛起的華人財團中,李嘉誠不是率先跨國化的,但他在加拿大一地的投資,沒有一個華人巨富可與他論伯仲。李嘉誠在中國內地投資,亦是如此。闖勁不足使李嘉誠遠遠落後於另一些大財團。
但他鉚足韌勁,彌補了這個不足。後來居上,亦值得稱道。
1992年4月27~28日,中國領導人江澤民、楊尚昆等分別會晤了李嘉誠。香港傳媒說李嘉誠從北京帶回了“聖旨”,從而拉開了大舉進軍內地的序幕。李嘉誠旋風般地從北京飛赴汕頭,又急轉深圳,5月1日,他宣布成立第一家在內地注冊的聯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