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戰略意識的商人而言,長遠的投資眼光直接決定企業的成敗。在這個問題上,許多人都曾遭遇過失敗,並且屢次走不出困境。而那些敢於投資獲勝的人則是在“遠”字上下功夫,從而大展拳腳。
和黃最為成功的投資典範之一是Orange。10年前,和黃注資5億美元收購Orange發展電訊事業,現在Orange已位居英國第三大電訊公司,同時為以色列、香港及澳大利亞提供電訊服務。
作為一家老牌英資企業的和黃,20世紀80年代初被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收購,組成長和係。在李嘉誠領導之下,和黃致力業務多元化及國際化,迄今已發展成為一個包括港口、電訊、地產、零售及製造、能源及基建等五大核心業務在內的綜合型跨國企業。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和黃奉行“繼續紮根香港,但同時也不排除在海外尋求投資機會”的經營策略,加快企業國際化進程。
1989年,和黃通過收購一家英國電訊公司,涉足英國電訊市場,但卻出師不利,處於長期虧損狀態。當時和黃在英國推出的Cn電訊服務,名為兔子,由於隻能打出,不能打入,較同期其他技術遜色,因此不能吸引更多的客戶,其產品模擬式電話價格迅速下跌,“兔子”隻好宣布死亡,和黃也身受重傷,為此撤賬14.2億港元。
而後和黃又於1994年投資84億港元成立Orange,推出個人通訊網絡。起初也不被業界看好,惟恐是CT2的翻版,不料後來卻漸漸被消費者接受,手提電話的銷售不俗。1996年4月,Orange在英國上市,隨即成為金融時報指數一百的成分股,打破最短日期成為成分股的紀錄,同時也為和黃帶來41億港元的特殊盈利,並已收回種“橙”的全部投資。該股份至今雖未有盈利,但股價卻比上市時提高了六成多,其市值也由當時的200多億港元增至2000多億港元。到1997年,Orange的英國客戶突破了100萬,成為英國第三大流動電話商。1998年2月,和黃出售4.3%的Orange股份,套現53億港元;加上今次並購交易所得的220億港元現金、220億港元票據,以及650億港元的德國電訊公司股票,估計和黃在這棵“橙”樹上的回報已超過1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