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在收購九龍倉的過程中,激流勇退,成為這場大戰的最大贏家。此為避實,為退;李嘉誠退出九龍倉角逐,將目標瞄準另一家英資洋行——和記黃埔。此為就虛,為進。這就是“避實就虛,一箭雙雕”的經營戰略。
和黃集團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和記洋行,二是黃埔船塢。和黃是當時香港第二大洋行,又是香港十大財閥所控的最大上市公司。
和記洋行成立於1860年,主要從事印度棉花、英產棉毛織品、中國茶葉等進出口貿易和香港零售業。初時規模名氣不大,遠不可與怡和、鄧普、太古等洋行相比。到二戰前,和記有下屬公司20間,初具規模。
而黃埔船塢有限公司的曆史,可追溯到1843年,林蒙船長在銅鑼灣怡和碼頭造木船。船塢幾經遷址,不斷充資合並易手,成為一間公眾公司。到20世紀初,黃埔船塢與太古船塢、海軍船塢並稱為香港三大船塢,形成維修、建造萬噸級輪船的能力。除此,黃埔船塢還經營碼頭倉儲業。
“二戰”之後,幾經改組的和記洋行落人祈德尊家族之手。該家族與怡和凱瑟克家族、太古施懷雅家族、會德豐馬登家族,並列為香港英資四大家族。60年代後期,祈德尊雄心勃發,一心想成為怡和第二。他趁1969~1973年股市大牛衝天,展開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收購,把黃埔船塢、均益倉、屈臣氏等大公司和許多未上市小公司歸於旗下,風頭之勁,一時無兩。
祈德尊掐準了香港人多地少、地產必旺的產業大趨勢,關閉九龍半島東側的碼頭船塢,將修船業務與太古船塢合並,遷往青衣島,並將其他倉場碼頭,統統轉移到葵湧去發展。騰出的地皮,用來發展黃埔新村、大同新村、均益大廈等。祈德尊滿天開花大興土木,地產成為集團的支柱產業。傳媒說祈德尊是個“食欲過盛,消化不良”的商界“大鱷”。他一味地吞並企業,鼎盛期所控公司高達360間,其中有84間在海外。祈德尊雖長有“鋼牙銳齒”,“腸胃功能”卻太差,“腹瀉不止”——不少公司狀況不良,效益負增長,給他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幸得股市大旺,祈德尊大量從事股票投機生意,以其斬獲彌補財政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