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投資是一項帶有嚴密的科學性的智慧活動,因為投資必須考慮到投資環境合適與否。李嘉誠深知投資環境如果還不成熟,一旦投資,就會造成進不能進,退不能退的尷尬局麵,因此對於投資環境的選擇十分審慎,一直把它作為戰略決策的重要前提。
李嘉誠堅決不遷冊海外,在長達十餘年的遷冊風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是在投資內地問題上,他卻顯得十分保守,甚至明顯落伍,與他在海外的投資不成比例。然而1992年以後,他在大陸的投資卻一發而不可收拾,後來居上。這種變化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一時間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
曾經有記者問李嘉誠:“為什麽你在1992年前,隻在中國內地大筆捐贈公益事業,而基本上沒有投資?”李嘉誠回答說:“我們一直在部署,到1992年,大陸的投資條件才算成熟。”
從李嘉誠的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他在投資方麵獨到的見解,而這些見解或許就是他成為華人首富的秘訣。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中國政府積極推行對外開放政策,開始大力引進外資。從20世紀80年代初起,港資投資內地,漸成風起雲湧之勢。在這股投資潮流中,絕大部分是中小企業主,他們多在珠江三角洲開辦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因為這類企業易進易退,風險很小,而且利潤也不低。
而最令人注目的是,不少香港大財團開始參與投資內地的基本建設。1979年,霍英東參與投資廣州當時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白天鵝賓館建設;與此同時,包玉剛投資改建寧波北侖港;利氏家族興建五星級的廣州花園酒店。從1983年起,郭鶴年先後在內地興建了北京香格裏拉、杭州香格裏拉、北京中國國際貿易中心等10多幢大型物業。而胡應湘則牽頭興建了廣州中國大酒店、深圳沙角發電廠、廣深珠高速公路等數項大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