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李嘉誠最有價值的投資策略

6.胸懷他人,必有利於自己

字體:16+-

私有化是指改變原有上市公司的公眾性質,使之成為私有公司。按證券條例,公司上市必須撥出25%以上的股份掛牌向公眾發售,即使是家族性的上市公司,本質上也是公眾公司。

公司上市,收購公司以及供股集資,都是“進取”。將公司私有化,取消其掛牌的上市地位,即“淡出”。“淡出”也是收購,即大股東向小股東收購該公司股票,使其成為大股東的全資公司。取消掛牌後的私有公司,不再具有以小搏大、以少控多的優勢。但私有化的公司,將恢複不受眾股東和證監會製約監督的優勢。

隨著長實係集團的逐漸龐大,它自身已經具備了浩大的集資能力。因此,李嘉誠先後決定把國際城市、青洲英泥、嘉宏國際私有化。

上市騎牛,退市借熊——熊市淡風勁吹,股價低迷,自然大大有利於向小股東進行全麵收購的大股東。道理誰都懂,但要真正掐準時機,並非那麽簡單。

1984年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草簽後,香港投資氣候轉晴,股市開始上揚。1985年10月,李嘉誠宣布將國際城市有限公司私有化,出價1.1港元,較市價高出一成,亦較該公司上市時發售價高出0.1港元。小股東大喜過望,紛紛接受收購。

如果李嘉誠趕在兩年前或兩年後的股市熊市,便可搶到“低價”收購的好價錢,對自己大大有利,但他並沒有這樣做。對此,李嘉誠解釋道:“我們不是沒想過,但趁淡市以太低的價錢收購,對小股東來說不公平。”

李嘉誠在股市中的形象一向極佳,原因是他時刻不忘照顧小股東的利益。由於得到股民擁戴,李嘉誠在股市中時常可以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縱橫股海,如魚得水。

李嘉誠第二次私有化,是收購青洲英泥。1988年10月,長江實業宣布將青洲英泥私有化。長實控有其44.6%股權,以20港元一股的價格進行全麵收購,收購價比市價17.7港元溢價13%,共涉資金11.23億港元。到12月30日收購截止期,長實已購得九成半股權,從而可以強製收購,完成私有化。全資控有後的青洲英泥,自然成為該係全資附屬上市公司,現在申請摘牌,就變成長實旗下的私有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