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語:
最重要的是要有遠見,殺雞取卵的方式是短視的作風。
經商不是靠彎刀,而是靠智力。李嘉誠主張以智取天下,所以在紛紜複雜的商海大戰中能夠挺立不敗。
和黃集團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和記洋行,二是黃埔船塢。和黃是當時香港第二大洋行,又是香港十大財閥所控製的最大上市公司。
和記洋行成立於1860年,黃埔船塢則可追溯到1843年。100多年的發展壯大,和記黃埔變成資產龐大的商業巨人。
但是,和記黃埔在1973年受到股市大災和世界性石油危機以及連帶香港地產大滑坡的嚴重影響,加上和黃主人祈德尊家族經營不善,陷進了財政泥淖,接連兩個財政年度虧損近2億港元。
因此,1975年8月,匯豐銀行注資1.5億港元解救,條件是和記出讓33.65%的股權。
匯豐於是成為和記集團的最大股東,黃埔公司也由此而脫離和記集團。和記成了一間非家族性集團公司。
1977年9月,和記再次與黃埔合並,改組為“和記黃埔(集團)有限公司”。
當時,匯豐表示,在和黃經濟好轉後,會選擇適當機會,出讓其大部分股份。
其實,李嘉誠在覬覦九龍倉的同時,也垂青著和記黃埔。他放棄九龍倉,必然要全力並吞和黃。
李嘉誠一直密切關注和黃的發展。與九龍倉一樣,他通過充分的研究,認定這是一家極具發展潛力隻是目前經營不善的集團公司。
另外,李嘉誠洞悉到匯豐不會長期持有和黃股,因為匯豐銀行身為香港金融至尊,不會長期背上“銀行操縱企業”的黑鍋。也就是說,匯豐出售和黃股權勢在必然。
事實上,李嘉誠知道匯豐一直在等待適當機會和合適人選出售和黃股權。
於是,在1978年的九龍倉大戰中,當匯豐大班沈弼出麵規勸李嘉誠時,李嘉誠果斷地放棄九龍倉控製權的爭奪,借以與匯豐增進友誼,為下一步收購和黃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