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語:
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精選收購對象,適時出手,是收購者必須注意的。
生意場上講一個“和”字,流行“以和為貴”的原則。李嘉誠是開明之人,處處以和為貴,尋找共同點,這一點非一般人所及也。
港燈是香港十大英資上市公司之一,百年曆史中,一直是獨立的公眾持股公司。
香港電燈有限公司(港燈)於1889年1月24日注冊成立,於1890年12月1日向港島供電。發起人是保羅·遮打爵士,股東是各英資洋行。
港燈是香港第二大電力集團,另一間是為英籍猶太家族嘉道理控製的中華電力集團,供電範圍是九龍新界。二戰之前,港燈坐大;二戰後,九龍新界人口激增,工廠林立,中電後來者居上,賺得盤滿缽滿,還籌劃向廣東供電。港燈收入穩定,加之港府正準備出台“鼓勵用電的收費製”(用電量愈多愈便宜),港燈的供電量將會有大的增漲,盈利自會遞增。用電就像人要吃飯一樣,經濟的盛衰,都不會對電業構成太大的影響。
港燈是一塊大肥肉,惹人垂涎。怡和、長江、佳寧等集團都有覬覦之意。
這一時期,在海外投資回報不佳的怡和係置地,卷土重來——在港大肆擴張,大擲銀彈購入電話公司、港燈公司的公眾股份,並以破香港開埠以來最高地價的47.5億港元,投得中環地王,用以開發“交易廣場”的浩大工程。
以退為進,避免正麵交鋒,是李嘉誠一貫的擴張戰術。李嘉誠按兵不動,靜觀形勢。
1982年4月,置地公司擬收購港燈的消息,已在市麵悄然傳開。原以為長實、佳寧會參與競購,港燈、置地、長實、佳寧等4隻股票都被炒高。4月26日周一開市,代表置地做經紀商的怡富公司,以比上周收市的5.13港元高出1港元多的價格(6.3—6.35港元一股的時價),收購了港燈股份2.22億股。為避免觸發全麵收購,增購的股份控製在35%以下(按收購及合並委員會規定,超過35%的臨界點,就必須全麵收購,持股量要過50%才算收購成功),並到市場以9.40港元的價位買入1200萬股港燈認股證,占認股證總發行量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