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語:
要想取得別人的信任,你就必須做出承諾,而且在做出每一個承諾之前,都必須經過慎重的考慮和審查。一經承諾之後,便要貫徹到底,即使是中間有困難,也要堅守諾言。
每當星期天,李澤钜、李澤鍇兩兄弟必定會跟父親出海暢遊這已是多年的習慣,像一日三餐不可或缺。也許大家感到奇怪,不就出海嗎?人人都會,人人都去。但是,他們出海暢遊的目,在於他們要協力上演一幕“壓軸好戲。”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商秧為了盡快實施自己的變法主張,設計謀樹立“守信”形象的典故,李嘉誠就是在這種時候講給兒子聽的。
公元前350年,商勒積極準備第二次變法。商鞅將準備推行的新法與秦孝公商定後,並沒有急於公布,他知道,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新法是難以施行的。為了取信於民,商鞅采用了這樣的辦法。
這一天,正好是鹹陽城趕大集的日子,城區內外人聲嘈雜,車水馬龍,好不熱鬧。時近中午,一隊傳令的軍士們在鳴鑼開路聲的引導下,護送一輛馬車向城南走來。馬車上除了一根三丈長的木杆外,什麽也沒裝,有些好奇的人便湊過來想看個究竟,結果引來了更多的圍觀人,人們都弄不清這是怎麽回事,強烈的好奇心反而使他們更想把它弄清楚。人越集越多,跟在馬車後麵一直來到南城門外。
軍士們將木杆抬到車下,豎立起來。一名帶隊的官吏高聲對眾人說:“大良造有令,誰能將此木搬到北門,賞給黃金十兩。”
眾人議論紛紛。城外來的人問城裏的人,青年人問老年人,小孩問父母……誰也說不清這是怎麽一回事。因為誰都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事情。有個青年人挽了挽袖子想去試一試,被身旁的一位一把拉住了,“別去,天底下哪有這麽便宜的事,搬一根木杆給十兩黃金,咱可不去出這個風頭。”有人跟著說:“是啊,我看這事弄不好是要掉腦袋的。”人們就這樣議論著,等待著,沒有一個肯上前去試一試。官吏又宣讀了一遍商鞅的命令,仍然沒有人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