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李嘉誠一生三論:論謀事·論經商·論做人

第二篇論謀事

字體:16+-

1.勤能補拙,有心無難事

李嘉誠語:

隻有勤奮,肯去求知,肯去創新,對自己節儉,對別人慷慨,對朋友講義氣,再加上自己的努力,遲早會有所成就,生活無憂。

別人做8小時,我就做16小時,開始別無他法,隻能以勤補拙。

李嘉誠是從一個打工仔開始創業的。他懂得如何調動所有人員的積極性,與自己同心協力,辦好企業。他始終信奉“勤能補拙”。雖然身為老板,仍是當初做推銷員時的那種老作風,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他記得父親多次講述過的《傷仲永》的故事,他時刻銘記在心。這是一個不努力的天才最終淪為常人的故事。何況他認為自己並不聰明,所以更要加倍勤勉。

他最初的時間是這樣安排的:

每天大清晨就外出推銷或采購,由於交通不便,等他趕到辦事的地方,別人正好上班。

他從不打的,距離遠就乘公共巴士,路途近就雙腳行走。他的性情,是那種溫和沉穩、不急不躁之人,但走起路來卻快步如風。他的時間太緊了,又要省的士費,又要講究效率,隻好疾步如飛,這都是讓環境給逼出來的。

中午時,李嘉誠急匆匆地趕回筲箕灣。先檢查工人上午的工作,然後跟工人一道吃簡單的工作餐。沒有餐桌,大家都是蹲在地上,或七零八落找地方坐。

當然,這樣的日子並沒有過太久。當長江廠剛一盈利時,李嘉誠就抽出錢來,盡量改善夥食質量和就餐條件——以穩定員工隊伍。

在商業社會,要穩定人心,你是不能隻顧自己賺錢,而讓工人吃大苦、受大累的。“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李嘉誠始終信奉一個“誠”字。

創業初期的一天,李嘉誠閱讀一份外國塑膠雜誌時,敏銳地捕捉到了一個商機。他發現這份雜誌上登載的一部製造塑料瓶的機器,可以造出質量優良而又適合香港市場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