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老子密碼

“失道而後德”的密碼

字體:16+-

老子在38章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所以,先失去了道後,才來講德。失去了德後才來講仁,失去了仁後,才來講義,失去了義後,才來講禮。)

“禮”在其它都失去後才有,是道德之末,標誌忠信的不足,於道德仁義淡薄時出現,是愚昧的開始。守道者為人當厚道忌虛偽,取合於“道”者而為之。林語堂作家在《老子的智慧》中說:

“德”與“禮”當是人間律法的兩端。“失道而後德”,是類似“渾沌死”的社會文化的誕生事件(類似《聖經》中亞當、夏娃被逐出伊甸國的原罪事件)。因此,“德”是人間的至上本體。而禮,作為明顯可見的人為設施,它的等第低下是無疑的。

1.保持渾沌性

林語堂說的“渾沌死”,這個渾沌是《莊子》書中的人物。

作家王蒙說:

這是千古名寓言。渾沌雲雲我們現時理解為一種狀態,囫圇、糊塗、混雜、含蓄、模糊、有大的存在而無定形定義,同時能包含萬有,孕育萬物。上述的一些與渾沌含義不無接近的詞,有的詞甚至聲母相同或韻母接近,以致在發揮講解延伸上似乎也與“渾沌”雲雲有些牽連。

(1)渾沌是被他們謀殺的

渾沌與倏、忽——倏忽是迅疾的意思。迅疾與渾沌似乎是對立的兩麵,倏與忽是急性子,是隻爭朝夕。渾沌則是難得糊塗,是渾然一體,是沒有個抓撓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這三位都是天帝,倏是南海之帝,忽是北海之帝,渾沌是中央之帝,看來渾沌高於倏忽。倏忽二帝為了報答渾沌的盛情,要為本來沒有七竅的渾沌鑿出七竅,一天鑿一個洞,等鑿到七天,即雙目雙耳雙鼻孔都打通了以後,渾沌也就被他們謀殺了。

這種想象力,這種故事寓言,無與倫比。含義則任憑您的體悟。是囫圇著感受世界好還是分科分類辨清世界好?是馬馬虎虎、模模糊糊地感覺世界好,還是什麽都弄個門兒清好?是條分縷析,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好,還是大概齊、差不離、稀裏糊塗好?是心細如發,明察秋毫,眼裏不摻沙子好,還是心寬體胖、大而化之、宰相肚子裏跑巡洋艦好?我們的老祖宗,特別是莊子傾向於選擇後者。這是中國一種特有的快樂主義,不求甚解主義,自我安撫主義。而用到應帝王上呢,則是宜粗不宜細,則是抓大放小,則是含糊其辭,則是留有餘地,則是永遠不能讓你太明白太清晰,保持渾沌(混沌)性淵深性,才能處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