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經》裏談了四次器。
陳攖寧
陳攖寧(1880~1969),中國近代道家道教學者,居士現代仙學創始人。原名元善、誌樣。字子修。後改名攖寧,號圓頓子。安徽懷寧縣洪鎮鄉新陳埂人。清末秀才,畢業於安徽高等法政學堂。少年時體弱多病,不喜仕宦,羨慕仙學。遂遍曆名山道觀,尋師訪友,鑽研道藏,並結合西方醫療科學,親身體驗道教養生法。1939年,創辦《仙學月報》。其對道藏書目重作分類,將七部十二類的舊名目一概取消,隻就道藏原有1500種書的性質分為道家、道通、道功、道術、道濟、道餘、道史、道集、道教、道經、道誠、道法、道儀、道總等14類。1956年,其與各地道教界人士發起籌備全國道教組織。1957年,中國道教協會成立後,當選為副會長兼秘書長。1961年,當選為會長,並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其著作頗豐,涉及內容有丹道、史論等,共計有《黃庭經講義》、《道教起源》、《教理概論》、《靜功總說》、《老子第五十章研究》、《靜功療養法》、《仙與三教之異同》等近30餘種。《老子》28章:“樸散則為器。”(當原始的質樸狀態解體後,就形成各種器物。)
《老子》29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凡兵器都是不吉祥的東西,一般人都厭惡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接著又說:“天下神器,不可為也。”(天下是神的器物,不能把它怎麽樣。)
《老子》31章:“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所能使用的東西。迫不得已使用它時,最好以淡然的態度處之。)
現代仙學家陳攖寧發出“載道於器”的感歎,時值戰亂。這是個“不祥之器”的年代,“非君子”理想之“器”,道與器的密碼就在於“恬然為上策”,(最好以淡然的態度處之)。陳攖寧有此“淡然”之道,才成就他享譽三代“仙學家”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