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流派對快速閱讀的命名方式不同,所以,可能有些人並不把這種閱讀方式叫作眼動速讀。但是,不用糾結它姓甚、名誰、哪裏人,我們需要關注的是方法。
這裏有必要再重申兩個概念:聲讀和視讀。
聲讀
顧名思義,就是在閱讀的時候,必須讀出文字的發音,才能理解文字所表達的意思。
聲讀也有很多種情況。最誇張的是大聲朗讀,像演講、朗誦。我們上幼兒園甚至小學的時候,幾乎每天都要大聲朗讀課文:“人之初,性本善……”“春天來了,冰雪融化……”
然後就是小聲嘟囔。很多人在閱讀文字的時候,總是習慣性地讀出聲音,雖然聲音小到隻有自己才能聽得清,但仍然是一字不漏地讀出來,因為隻有這樣,他們才能理解文字的意思。有些人可能在閱讀的時候隻有口型沒有聲音,但也屬於這種情況。
再一種就是默讀了。所謂默讀,就是雙唇緊閉,從外表看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出聲音的痕跡了,但仍然是一種聲讀的狀態。應該說大部分人用的是這種聲讀的模式,特別是平時不太喜歡閱讀或者閱讀量不是特別大的人,基本都處在這種聲讀的狀態。
這種聲讀模式有個很顯著的特點,在閱讀的時候,聲帶是有振動出現的。在閱讀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手指輕輕按在喉結部位,或者在閱讀的時候仔細感受自己鼻腔的後部,隨著我們的眼睛在頁麵的文字上移動,喉結和鼻腔後部會有同步的振動出現。
其實還有一種更隱蔽的聲讀模式,這種模式算不算聲讀還存在一些爭議。這種聲讀模式稱為腦內發聲。
要說清楚這種模式到底是什麽狀態,需要先了解文字加工的四個步驟:聽、說、讀、寫。
這裏的“讀”並不是指閱讀,而是指當眼睛看到一個字符的時候(比如“一”),大腦能夠認識這個字是“一”,並且能知道這個字讀作“yī”。這個過程叫“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