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曠達之人參透生死玄機,將生命看作一個自然的過程,既不可喜,也不可悲,“這樣就這樣”,以沒感覺換取大感覺。
子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
孔子說:我發憤讀書,明理,行仁義,忘了吃飯睡覺,高興起來忘記所有的憂愁,並不知道會有老這一回事。
孔子說這番話時正值壯年將老之時,處於人生的微妙階段。那時他還在周遊列國的漂泊途中,從這番話的語氣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句標準的“夫子自道”,在對人表白他的為人,是一句自勉之詞。
“發憤忘食”,這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隻要有恒心就行。
“樂以忘憂”,這也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隻要開心就行。
但“不知老之將至”這是絕難做到的,一般人都被生老病死困擾,一提到“老”字就想到“死”,以為不祥,並真切地知道自己將老、將死,無論現在是50歲、40歲,還是30歲,甚至20歲,一種對死的恐懼造成了對生的恐懼。
就這樣,他們又怕生,又怕死,對“老”字避如仇敵。
但剛好是這樣,他們衰老得更快,因為恐懼讓人衰老。
曠達之人參透生死玄機,將生命看作一個自然的過程,既不可喜,也不可悲,“這樣就這樣”。以沒感覺換取大感覺。
古希臘智者阿那克薩哥拉聽到兒子病亡的消息後,與朋友們神態自若地聊天,有人問他:“你為什麽不悲傷?”
阿那克薩哥拉平靜地說:“從我兒子生下來那天起,我就知道他終有一死。”
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在喪母之時飲酒自如,也是同理。
隻不過中國人更性情一些,阮籍雖然在母親死時與朋友在另一處“飲啖不輟,神色自若”,但在葬母時卻“飲酒二鬥”,然後大哭大號。吐血不已。說明他還是悲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