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
世上你不知道的事情應當很多,但不知道不一定就是痛苦。相反,不知道卻讓你少了許多煩惱。煩惱是壓力,少了煩惱,等於少了許多壓力。
智者為人的心境
君子一般不生氣,有的事情過了就算了,有的事情不知道就當沒發生,我要的是自尋快樂,不是自尋煩惱。古來通達之士之所以活得爽快,就在於放得開。
“放得開”是不容易的,這必須自己開闊心胸。
有個病人向老醫師傾訴:“醫生救救我,我太憋悶。”
老醫生仔細檢查,發覺他沒有病。
老醫生問:“你為什麽憋悶?”
病人:“我出不了氣,呼吸困難。”
老醫生說:“你的嘴巴鼻子呼吸道與肺部都是正常的,怎麽會呼吸困難?”
病人:“我就是呼吸困難。”
老醫生:“你應該自己習慣深呼吸,不要老是鼻子哼哼,
嘴巴喘喘。你什麽事都沒有,關鍵在於你要自己多呼吸。”
病人當時就試著深呼吸了幾下,覺得真管用。原來就這麽簡單,這人照醫生的話去做,過不久就好了。
自己開闊心胸後,就有了新天地。我們要用老人養生的方式告訴大家,凡事不生氣。
孔子有個仇人叫桓昺(tui),桓昺老是想殺孔子,孔子不追究,說:“天生德於予,桓禺其如予何!”
有了這種氣度,才足以做人做事。
做事方麵,可以“舉其大綱,不拘細目”。
做人方麵,可以“不知而不慍”。
孔子說的“不知而不慍”,與老子的另一句話原理相同。老子說: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有何患?”
老子的意思是說我們的憂患來自身體,連身體都忘了,還有什麽麻煩呢?
孔子說的“不知而不慍”,也是這個意思。人之所以生氣,是因為他知道。假如他不知道,當然也就不會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