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孔子做人絕學

4.學習就是尋找快樂

字體:16+-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

按照成大事的法則,善於學習的人,就會增大成功的概率。自然,這也是人生最大的一種快樂。

智者為人的心境

學習是人天生的一種本事,人通過學習喚醒潛能,並在這過程中享受快樂。

“說”通“悅”,這句話的意思是,經常學習不就高興了嗎?

《論語》開篇就是一個問句,這在古今書籍文章裏非常少見,在我的記憶中,隻有屈原的《天問》是一開頭就問,看來屈子與孔子有諸多同好。

屈原《天問》的開篇是:“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意思是上古的時候沒有人,是誰把大道傳來的?

屈原這個問題非常有水平。屈原在《天問》中隻管提問,自己沒有回答。如果屈原問我,我就會告訴他:“遂古之初,道自傳之。”

道自己把道傳給自己,原本就與人無關。道為什麽要自己傳自己?這與孔子在《論語》一開篇就說的“學而時習之”有很深關係。“學而時習之”就是經常練習、經常學習,包含“自己熟”、“自己會”的意思。而這種通過反複練習“自己熟”、“自己會”就是自知之道,也就是自然之道。

並不是誰把道傳下來,而是道自己傳下來,遇到自我覺悟之人,二者一結合,就會把道發揚光大。

看來孔子比屈原要高一層。孔子這句“學而時習之”已經圓滿解答了屈原的疑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論語》的開篇解答了《天問》的開篇,這是一件非常巧合的趣事。說巧也不巧,這原是必然。屈原晚年熱衷於探討天道,所以有時陷入不可知的迷茫;而孔子越到晚年越人世,基本上不談天道,專談為人處事、穿衣吃飯的俗世道,所以孔子是個高得不得了的高人,有點像個大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