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孔子做人絕學

24.快樂就像眨眼睛,我想做就能做到

字體:16+-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論語.述而》)

人生最大的快樂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相反,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做不成自己想做的事。這種區分看似簡單,實則是一種從痛苦走向快樂的身心磨礪過程。

智者為人的心境

仁義遠嗎?我想要行仁義,仁義就來到我身邊。仁義之所以不遠,是因為它就在我們心中。仁義是愛,愛使人成人。

耶穌說:

“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

這是何等悲憫而博大的情懷。

折斷一支已經壓傷的蘆葦是容易的,吹滅一盞將殘的燈火是容易的,毀掉一個已經傷痕累累的人是容易的,毀掉厭世的自我更容易。

尼采說:

“對人的厭惡,這是我的危機所在。”

尼采想做“超人”,結果把自己毀掉了,因為一個厭惡人的人除了自我毀滅別無可能。

因此,“愛”的學說是何等的可貴!它能給我們生命的意義與歡樂。

愛是不遙遠的,它就在我們眼前的每一寸空氣中,在我們的心裏。騎驢找驢的人忘了驢就在身下,四處找愛的人忘了愛就在他身邊。

有一天,我有個搞書畫的朋友對我說:“喂,你快來吧,我這裏有一個幾百年前的古董。”

我逗他說:“我手裏有一本幾千年前的古書。”

他忙問什麽書?

我說:“《易經》。”

《易經》隨處可見,但它確實是幾千年前的古書。

朋友笑了。

我又說:“我不但手裏有一本幾千年前的古書,我現在腳下還有一個幾十億年前的星球,那就是地球。”

那些熱衷於收藏古董的人都在我的麵前失去價值,因為我已擁有一個幾十億年前的古董,又怎麽會在乎一個幾百年前的古董?

再推遠一點,我們這個宇宙如此古老,恐怕具有更大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