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孔子做人絕學

17.不能實現理想,就實現快樂

字體:16+-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論語.公冶長》)

人生的選擇是多種多樣的,不一定非要一竿子插到底;學會選擇學會變化,是一種聰明之舉。當不能實現自己設定的理想時,不妨選擇快樂,你就會意外發現自己本來就是一個可以快樂起來的人。

智者為人的心境

如果大道不能行,我就乘一葉扁舟到海上去。道在哪裏?道在海上。道在哪裏?道在人身上。人走到哪裏,道就在哪裏。孔子在另一處說“人能弘道”,也是這個意思。

“桴”就是小船。

孔子說“乘桴浮於海”,有兩個意思:

一是到海上去玩。

二是飄洋過海,另尋樂土。

聯係上下句,孔子強調的應是第二層意思。“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是說如果我的理想在本國得不到實現,我就到異國他鄉去實現。

孔子是魯人,家鄉近海邊。山東人飄洋過海的非常多,所以孔子說這話相當自然。

孔子是山東人,這樣先天的地理環境與後天的練曆造就了孔子海洋般的胸懷。

孔子是海。

孔子的學說是海。

就這樣,孔子把中國人的思維從本土拉到了全世界,所以他的學說日後能在全世界風行。

孔子是殷人之後,孔子家族是殷朝遺民,孔子是甲骨文的後代。同時,孔子說“吾從周”,他本人也終生信奉周朝文化。

但是,殷周文化都隻是大陸文化,內陸文化,還達不到世界級水平。孔子的出現,為大陸文化注入了新鮮的海洋文化,完成了一次偉大的轉換,使中國文化成為以大陸文化為主體,以海洋文化為補充的兼容並包的大文化。

殷人重商,周人重農,而孔子重學。這樣,就使中華民族成為一個多元複合的成熟民族,其社會分工更加科學合理,其人民生活更加富有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