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孔子大智慧全集

32.切勿畫地為牢,裹足不前

字體:16+-

【原文】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大意】冉求說:“我不是不喜歡老師的學說,是因為能力不夠。”孔子說:“能力不夠,會在中途走不動了的時候停止,可你現在卻是畫地為牢,根本就沒有出發。”

走不走得到是能力問題,走不走卻是心態問題。

畫地為牢,裹足不前,這是淺嚐輒止,自甘墮落。所以孔子深惡痛絕,當麵駁斥冉求的說法。

所謂“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一個人不管做什麽事情,隻要肯立誌,堅決地去做,做到什麽程度算什麽程度,走到哪一步算哪一步。換句話說,隻問耕耘,不問收獲。事實上就總會有所收獲。相反,凡事太功利,還沒有起步就問終點何在,利益何在,期望值太高,太迫切,往往會產生畏難情緒,結果便很容易畫地為牢,自己把自己限定在一個範圍內,甚至裹足不前,打退堂鼓了事。

冉求正是想打退堂鼓,所以聖人予以激勵,要求他開步向前走,哪怕“中道而廢”,也比停步不前好。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是古人留下的一句著名的治學格言,也是為世人推崇的成才之道。

其實,苦學不輟,持之以恒,隻是一個人成才的條件之一,而其他條件,譬如機遇、天賦、愛好、悟性、體質諸項也是缺一不可的。如果你研究某一學問、學習某一技術或從事某一事業確實條件太差,而經過相當的努力仍不見效,那就不妨學會“放棄”,以求另辟蹊徑。

比如學彈鋼琴,據統計,北京上海各有10萬琴童,全國有多少,不得而知,估計不會少於100萬吧!要是光彈著玩玩倒也罷了,可是不,許多家庭都是認認真真把孩子當個鋼琴家來培養的。很多夫婦自認為“這一輩子就這樣了”,孩子無論如何也要讓他成就一番事業。於是省吃儉用,給孩子置辦了一架進口鋼琴,立誌要培養出一個中國的“肖邦”、“李斯特”。再如高考,一年一度高考風起雲湧,一番拚搏,分出高下,幾家歡喜幾家愁。受教育資源限製,不論你如何“鍥而不舍”,使盡渾身解數,錄取率就決定了必然要有近一半的考生要自願或不自願地“放棄”上大學的願望。如果差距不大,偶爾失手,自然不妨厲兵秣馬,來年再戰;倘若成績實在差距太大,再考幾次也難有多大提高,那就應當機立斷,學會“放棄”。有道是“成才自有千條道,何必都擠獨木橋”,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就沒念完大學,大發明家愛迪生不過才小學畢業,照樣不耽誤人家成名成家,你又何必一條道走到黑呢?或許,你隻退這麽一步,便會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