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大意】孔子說:“早上悟得真理,就是當晚死去也沒有什麽遺憾了!”
哥白尼說:“人的天職在勇於探索真理。”
“朝聞道,夕死可矣!”正是一種探索真理,獻身真理的態度和精神。
夏明翰說:“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真理比生命更重要,自然可以“朝聞道,夕死可矣”!
絕對的理想主義者是能夠做到死而無憾的。
孔子的目標、原則經過深思熟慮形成之後,始終沒有動搖過。他堅定的原則性,完全可以沿用“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句話來形容。孔子曾做過大司寇,得到過季恒子的重用,如果孔子放棄原則,與季恒子同流合汙,完全可以獲得榮華富貴。但是他棄高位如敝屣,毅然地走上了周遊列國尋找理想的路。在那顛沛流離的日子裏,他受到多次威脅利誘,每次都以必勝的信念、積極樂觀的精神克服的困難。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使孔子明白了自己的思想不能在當時實現,他卻“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堅定地為之努力奮鬥著。
顏淵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門生,他最理解孔子,他說:“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痛?不容然後見君子!”天下人見識淺陋,理解孔子的人少,能追隨孔子的寥若晨星,這對於孔子的形象絲毫無損,更因此顯示出孔子的高風亮節。孔子的信心和實踐的勇氣來自對自己事業合於仁道的信念,不能憑己之力實現,也要盡自己的一份光和熱來照徹後世,啟迪後人。孔子是一個終其一生的積極的實行家。他的精神熏陶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國魂。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文天祥以死殉國,不做元朝宰相,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樣擲地有聲的詩句;張居正在寫與侄子的信中表白出自己以身許國的心誌;林則徐不計個人榮辱,抗擊洋人,曆經磨難,死而無憾……這些曆代名臣都有一顆為國家天下負責到底的心,故能如此坦然地對待榮辱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