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孔子大智慧全集

16.人不能不講信用

字體:16+-

【原文】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大意】孔子說:“作為一個人卻不講信用,不知他怎麽可以立身處世!”

不過,說得最多的,強調得最重的,往往也是問題最大的。背信棄義與講信用就像是一對孿生兄弟,他們穿越古今文化作品,跨過曆史長河,直到今天,依然與我們同在。或者更準確地說,越到商品經濟時代的今天,背信棄義與講信用的矛盾越發突出,而前者還大有占上風的勢頭。

麵對這樣的形勢,我們是不是應該大書特書聖人的呼籲呢?——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金庸筆下的韋小寶尚且知道:“君子一言既出,那個什麽什麽馬難追。”

所謂“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古往今來關於講信用的精言妙語的生動故事可以說是不勝枚舉。

孔子在另一個地方對子貢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顏淵》)這種對“信”的強調,使人想到文天祥的絕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或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信用高於生命。

做人也好,處世也好,為政也好,言而有信是關鍵所在。

守諾是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的關鍵。不輕易承諾,一旦承諾,必須兌現。機會不會降臨於一個言而無信的人。生活中有不少人平時信口開河,說過也就全忘了。或許他承諾的是無足輕重的事,但對小事的失信會使人懷疑於大事的信用。沒有信用的人就像一張空頭支票一樣沒有意義。

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準備攻打原,和大夫們約定十天攻下。到了第十天沒有攻下,他準備鳴金收兵回國。有一個將軍對他說:“再有3天就可以攻下了。”群臣也勸諫他再等幾天。文公說:“我和士卒約好10天,10天不退兵,我將失去信用。得到原地而失去信用,這種事我不願做。”毅然率軍回歸。原城的人聽到此事,便說:“有像他這樣守信用的君王,我們為什麽不歸順呢?”於是自己出城投降了。衛人聽說此事,也主動歸順了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