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吳三桂叛軍打到湖南時,決定吳三桂和清廷戰局成敗的關鍵點在於王輔臣這個人,他成為清廷和吳三桂都竭力爭取的對象。
王輔臣,本姓李,號“馬鷂子”,山西大同人。明末清初地方割據軍閥。王輔臣早年參加農民軍,喜歡賭博,一擲千金,後投靠大同鎮總兵官薑瓖,成為大同部將王進朝的義子,改為王姓,跟隨薑瓖起兵反清,兵敗投降英親王阿濟格,免於刑誅,沒入辛者庫為奴隸。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去世後,順治帝正式親政,愛惜王輔臣的才幹,任命他為禦前一等侍衛,委以重任。
順治十年(1653年),順治帝命令洪承疇出征西南,並叫王輔臣隨軍出征,當洪承疇的貼身侍衛,當時去洪承疇軍中的有兩位禦前侍衛,一個是張大元,另一個是王輔臣。張大元自恃是大內派出的,所以不把洪承疇放在眼裏,而王輔臣則盡心侍候洪承疇,讓洪承疇很滿意,戰爭結束後就保舉王輔臣做了總兵官。
當時,平西王吳三桂極力籠絡著名武將,王輔臣當然在他的視野之中,吳三桂請示了順治帝後,授給王輔臣援剿右鎮總兵官,隸屬於自己的部下。
順治十八年(1661年),王輔臣跟隨吳三桂入緬甸,擒獲南明皇帝朱由榔,吳三桂對王輔臣像子侄那樣重視。
不久,朝廷下旨將王輔臣調離雲南,擔任平涼提督。吳三桂悵然若失,臨行前,吳三桂送了一程又一程,拉著他的手流出眼淚:“我知道你從不吃空餉,可是你家人口多,雲南到平涼萬裏迢迢,何堪路途艱苦?”拿出白銀二萬兩,送他以為川資。
王輔臣到京城陛見,康熙帝親自讓欽天監給王輔臣選日子,還讓他一起過了上元節後再走,康熙把一把豹尾槍贈給王輔臣,說:“這把槍是先帝世祖章皇帝留下來的,一共是兩隻,朕每次出獵都一定把他們懸掛於馬前,現在你遠去平涼代表朝廷鎮守邊鎮,為了宣揚你的威名和表示朕對你的信任,把這把槍送給你,朕是先帝的兒子,你是先帝的臣子,其他的物品不足以表示珍貴,唯有這把槍可以讓你經常想到先帝對你的托付和朕對你期望。”王輔臣伏地謝恩稱:“臣怎麽敢不盡忠貞之節、竭犬馬之力,粉身碎骨報答陛下的大恩。”哭拜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