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問題上,康熙一直堅持:“主權領土是涉及國家大利害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寸土必爭,不容有絲毫讓步。”因此,在是否留守台灣這個問題上,康熙目光長遠,堅持抵製放棄台灣的聲音,在台灣設立府縣,建立長期駐軍的製度,這對於祖國統一和台灣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康熙十九年(1680年)鄭經返台後,縱情酒色,怠聞軍政,將台灣事務均委與長子鄭克臧與大臣陳永華。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月十七日,鄭經於台灣承天府去世,終年40歲。
鄭經死後,由長子鄭克臧繼位,鄭克臧知書達禮,是一個合格的接班人,而且早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鄭經率師西征時,就留他奉命監國,由其嶽父陳永華輔政。
但隨後,鄭氏集團內部再次發生內亂,馮錫範、劉國軒發動政變,鄭克臧被殺,年僅十二歲的鄭克塽被擁立繼位,政權內部人心不穩,馮錫範為了立威,準備殺人,軍中上下都打算向大清投誠,這樣一來,整個鄭氏集團已經是搖搖欲墜了。
此時,姚啟聖立即上疏朝廷,建議趁機攻取台灣,康熙立即召開朝廷內部會議,商議具體策略,李光地舉薦施琅重新擔任福建水師提督,因為施琅精通水上情形,且富有戰略思想,整個鄭氏集團聽到其名都聞風喪膽,姚啟聖更是一再舉薦,而施琅曾經在四大臣輔政時期所上的《盡陳所見疏》此時也被重新提上日程。
從施琅的自身條件來看,他的確是攻台清軍主將的合適人選。首先,施琅生長在海邊,自幼隨父從事海上貿易活動,精通航海,對海疆的氣候、地理等方麵的情況了如指掌,施琅從軍後,轉戰東南沿海,有豐富的海戰經驗。其次,施琅通曉兵法、戰陣,並一貫主張以武力統一台灣,所以多年來精心謀劃對台用兵方略,提出“因剿寓撫”的戰略方針及一整套實施方案,不但周密完備,而且是切實可行的。再次,施琅是從鄭氏陣營中反叛出來的,他熟悉台灣鄭氏集團內情,他的智勇韜略也一向為鄭軍官兵所畏懼,他在鄭氏集團中的故舊很多,為他爭取內應和進行情報工作提供了便利條件。最後,施琅不但是武力統一的堅決擁護者,而且對統一充滿信心。